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庙飞来殿

增加 43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大庙 飞来殿.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飞来殿建于宋代,位于 [[ 峨眉县 ]] 城北五里的飞来岗上,原为道观,祀东岳大帝像,名为齐天五行庙。现为国家级的 [[ 文物 ]] 保护单位。
飞来殿,2012年11月乐山市 [[ 政府 ]] 宗教局批准恢复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为道教固定处所,并正式移交道教教职 [[ 人员 ]] 管理。<ref>[ http://bbs.china-ws.org/thread-852629-1-1.html 峨眉大庙飞来殿], 冬泳网 , 2020-3-22 </ref>
==历史由来==
飞来殿俗称“大庙”,飞来殿正面的檐柱三开间,长达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大殿平面上的柱子分布呈减柱造法,檐柱上还施以栏额 [[ 和平 ]] 板格,平板枋上置有斗拱,斗拱都为六铺作单秒双下昂,上昂向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精美、华丽。
明间的左右两柱上通体塑有泥胎蟠龙,造型生动, [[ 栩栩如生 ]] ,具有典型的宋、元时期建筑风格。殿为歇山顶,顶上覆盖有小青瓦,是明、清时改建时铺砌的。
==地理位置==
飞来殿,位于峨眉县城北五里的飞来岗上,峨眉县城北2公里。
飞来殿坐落在突兀的山岗上,地势高朗,土地 [[ 干燥 ]] ,空气流通。四周林木葱茏、岗峦起伏如城堞,云蒸霞蔚,气势磅礴。
==主要结构==
飞来殿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覆盖小青瓦,藻井绮丽,建筑雄伟。寺内有正殿、五岳殿、香殿、九蟒殿等。殿建于宋、元 [[ 时期 ]] ,明、清时改建。飞来殿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
飞来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长13.26米。平面上柱子分布成减柱造。檐柱上施阑额和平板枋,平板枋上置斗拱。斗供均六铺作单抄双下昂,上昂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华丽。明间左右两柱上塑全身泥胎蟠龙两条, [[ 栩栩如生 ]] ,有宋、元时期风格。现已成为峨眉山旅游区的一处旅游胜景。
==传说故事==
相传上古时这里是一马平川,在一个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夜晚,只听得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天亮以后,风停雨住,一殿巍峨壮观,出现在飞来岗上。自此 [[ 风调雨顺 ]] ,否去泰来,为祈求神灵,每年夏历正月初八,善男信女前往焚香化纸,络绎不绝。
据县志和《[[峨眉伽兰记]]》记载,飞来殿原名“家庆楼”,咸通二年(公元816年)唐懿宗敕建,高30米,宽40米,制作工巧,刻镂精细,装饰金碧,甚为华丽。楼上四壁皆为唐人名画,一壁绘海棠一树,花叶繁茂,枝干错综,其余画飞虫、鸟类最多,栩栩如生,极富情趣。庙门高悬“家庆楼”,乃著名理学家魏鹤山书。
飞来殿有悠久的历史,始建何时无可考据。相传是神所选择,神为了振救天下受苦受难的生灵,命两条金龙腾云驾雾,托着神殿飞落到这个山岗上。从此,民无疾苦, [[ 五谷丰登 ]]
==专款维修==
宋淳化四年重修,在殿内供东岳大帝称“东岳庙”,即为道教所祀 [[ 泰山 ]] 之神,也称供“泰山神”;到了明万历年间,又供佛像称“飞来寺”,在清代添修大殿供十殿阎罗。
可见,由宋以后,各个朝代都在飞来岗上修建殿宇,形成道佛共处,杂神群祀的古建筑。现存宋元明清木构建筑群2119平方米,寺内有飞来殿、香殿、九蟒殿、观音殿等,都是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建筑,藻井绮丽,建筑雄伟。
飞来殿、香殿、九蟒殿现已是空殿。
飞来殿所供的东岳大帝铜像在大跃进 [[ 时期 ]] 进了炼钢炉,三个殿遭遇几次火灾其文物已毁,但建筑所用的桢楠木质构造依旧完好,83年经过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维修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包括地面的石块仍为几千年前铺成的,古色古香,真实、亲切,看不出人为刻意雕饰。
==文物保护==
大庙飞来殿是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此今为止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飞来殿正殿后左侧红房是钱山馆,现存列且在2004年“五一”开始向海内外游客展出的,于2002年在峨眉罗目镇出土的保持原始状态的 [[ 代17 代]]17 个年号,跨度近140年,重达16.32吨的铁钱,号称中国第一钱。
飞来殿1956年就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 [[ 单位 ]] 。飞来殿建于宋代,原为道观,祀东岳大帝像,名为齐天五行庙。飞来殿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林结构建筑,藻井绮丽,建筑雄伟。寺内有正殿、五岳殿、香殿、九蟒殿等。
==旅游胜景==
1959年,东岳大帝像和佛像被毁,成为空庙,后经修建,增建亭榭,培植园林,已成为峨眉山旅游区的一处 [[ 旅游 ]] 胜景。
飞来殿位于 [[ 峨眉山 ]] 市郊区,从乐山看完大佛,导游先带我们去看了茶道,然后向飞来殿驰去,路很难走,都是羊肠小道,两辆车很难交会,飞来寺前旅游车几乎停满,香火很旺。经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到泰定元年(公无1324年)不断修葺,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易名“飞来殿”,始为今貌。
1956年,飞来殿被定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 [[ 国务院 ]] 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文物==
==宗教活动==
一段时间来,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由文物部门和四川省海洋集团公司管理。但当地广大信教群众一直把它视为道教 [[ 活动 ]] 场所,香火绵绵不绝。每年的正月初八是峨眉山保持了三百年传统的飞来殿大庙会,各地的善男信女都来大庙飞来殿焚香祭拜,向东岳大帝祈福,信众多达几万人。
广大信众多次向相关部门反应,希望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移交给道教教职人员管理,恢复开放为 [[ 宗教 ]] 活动场所,以满足广大信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大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都非常重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的恢复开放工作,多次亲临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考察,并同峨眉山市政府有关领导进行磋商,达成共识。
2009年3月,由全国政协委员唐诚青等9名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提交了《[[要求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恢复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的第1354号提案,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
10月,全国政协巡视组一行在四川省道教协会唐诚青会长,乐山市政府宗教局高鹏局长,峨眉山市政府领导陪同下再次考察巡视飞来殿,督查飞来殿落实为道教场所的进展 [[ 情况 ]]
乐山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的第1354号提案,对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的恢复开放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召集乐山市政府宗教局、峨眉山市 [[ 政府 ]] 、峨眉山市民宗局、峨眉山市文物管理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协调恢复开放和移交工作。
乐山市政府宗教局领导多次到峨眉山市与相关部门协调,督促峨眉山市民宗局完善相关手续。2012年10月12日,峨眉山市第十三届市委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讨论研究了《[[关于开放大庙飞来殿为道教固定处所有关问题的报告]]》,同意大庙飞来殿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交由道教 [[ 组织 ]] 管理使用,在大庙飞来殿周边规划建设道教场所。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工作,2012年11月,海洋集团公司撤出大庙飞来殿合作项目,道教教职人员正式入住大庙飞来殿,恢复开放为 [[ 道教 ]] 活动场所。道观正式命名为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
2013年1月25日, [[ 四川省 ]] 道教协会派毛艺涛等五名道长正式进驻大庙飞来殿道观。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d05542h6ob2|480|270|qq}}<center>峨眉大庙飞来殿</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220 佛教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