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斯百

增加 20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留学时期'''(1929—1934)
<p style="text-indent:2em;">吕斯百1929年进入法国里昂美术专科学校,这所学校的素描、构图教学非常严格,吕斯百刻苦勤奋,进步很快。后来他选择自己喜欢的19世纪象征派画家皮维斯•德•夏凡纳富有诗意的作品作为学习对象,并效法他的画风。1931年他的毕业创作《汲水者》色彩单纯,明快素雅,有较强的装饰风格,显然是受夏凡纳的影响。同年夏季,吕斯百考试成绩为留学生第一名,被保送巴黎美术学院,进入新古典主义画家劳朗士教授的画室,并在朱里安油画研究院研习油画。这时他转向学习夏尔丹和后印象派画家塞尚。据说,他曾想越过塞尚,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但受到坚持写实主义画家徐悲鸿的劝告,告诫他不要赶时髦。尽管吕斯百接受他的劝告,但其艺术毕竟与徐悲鸿坚持的“古道”有所差别。吕斯百对各种风格的艺术,采取宽容兼收的态度。他的油画基本是以现实主义到印象主义前期为基础,吸收了后印象派塞尚的概括形体的方法。在色彩运用上是以传统的比较单纯的灰色调为主调,或丰富多彩的灰色调为主调,近乎印象主义,但不是严格的印象主义油画技法。丰富多彩的灰色调和明显的生动笔触,是吕斯百油画风格鲜明的标志之一。这时期的代表作静物画《水果》,表现出坚实的体积感与严谨的结构,具有塞尚风格的特点。作品《野味》虽然学习夏尔丹的构图,但已显示出吕斯百个人的画法特点和朴实简雅的风格。这两幅画作1934年参加巴黎春季沙龙展,获得了很高的奖誉。
[[file:吕斯百作品.jpg|left|300px|thumb|吕斯百作品[http://s14.sinaimg.cn/middle/51164a1egae4db098711d&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64a1e0100y30l.html 图片来源网址]]] 
<p style="text-indent:2em;">'''素雅色彩时期'''(1934—1949)
<p style="text-indent:2em;">1934年吕斯百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36年创作的《过去的时代》,以简练的笔调描绘出过去时代女子的服饰,使观者产生社会风俗变化之快的强烈印象。“七七”事变之后,他领导中大艺术系师生迅速西迁,并坚持在抗战中继续办学,同时在教学之余写生作画。那时他住在重庆柏溪农村(后来住在磁器口凤凰山),乡村的景色激起这位农家子弟对自然的崇拜。他热爱乡村田野,热爱淳朴的农家生活,并以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创作了《庭院》、《蜀道》、《嘉陵江》、《水田》、《秋色》等作品,还有静物画作品《鱼》、《莴苣和蚕豆》、《苦瓜和茄子》等,肖像画《四川一农民》。由于他重视作品情趣和诗意的表现,因此被人们誉为“田园画家”。这时期的代表作《庭院》,以简练雅致的笔调,表现出和煦的阳光下农家庭院的朴素恬静之美,反映出画家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心态。静物《鱼》,画法简练之极,似乎具有中国画的笔墨酣畅的情趣。抗战胜利后,时局动荡,吕斯百回到南京。1946年他创作《湖上》,作品描绘的湖畔孤舟,透露出画家寂寞的心绪。这幅画标志他平静素雅画风的结束。
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