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9
次編輯
變更
同质异能素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同质异能素1.jpg|缩略图|同质异能素[http://oss.minshiedu.com/ueditor/201912/15/201912151109570026.jpg 原图链接][http://oss.minshiedu.com/uedito…”
[[File:同质异能素1.jpg|缩略图|同质异能素[http://oss.minshiedu.com/ueditor/201912/15/201912151109570026.jpg 原图链接][http://oss.minshiedu.com/ueditor/201912/15/201912151109570026.jpg 图片来源优酷网]]]
同质异能素(isomer)即同核异能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而处于较长寿命[[激发态]]的[[核素]]。通常在核素符号的质量数后面加写m来标记。如60mCo是60Co的一种[[同核异能素]],它的能量比60Co高59千[[电子伏]] ,[[半衰期]]为10.5分。大多数同核异能素要发生[[γ跃迁]],少数发生[[β衰变]],个别的可发生[[α衰变]]。
'''中文名''':[[同核异能素]]
'''外文名''':isomer
'''旧 称''':[[同质异能素]]
'''学 科''':物理化学
'''特 征''':具有相同质量数处于激发态的核素
'''提出年代''':1917年
'''提出者''':[[F.索迪]]
==概念说明==
F.索迪于1917年最先提出同质异能素的概念。并采用同重同位素或高级同位素这些名词。同核异能素的[[角动量]]和相应[[基态核素]]的[[角动量]]之差ΔI较大,能量之差ΔE一般较小。由于γ跃迁概率随ΔI的增加和ΔE的减小而急剧地下降,因而同核异能素至相应基态核素的γ跃迁概率较小,半衰期较长。<ref>[词条作者:吕维纯.《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一版)化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ref>
==理论诠释==
实验发现,同核异能素都分别集中在[[质子数]]Z或[[中子数]]N等于幻数50、82、126等前面的区域,称同核异能素岛。利用[[核壳层]]模型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同核异能素岛]]。根据壳层模型,奇A核的基态自旋由“最后一个”奇核子的状态所决定。类似地可认为,奇A核的单粒子激发态的[[自旋]]由激发态核的奇核子的状态决定。这样只要激发态和基态的奇核子能级的角动量相差很大(≥3ħ,ħ等于普朗克常数h除以2π),就会出现同核异能素。由核子的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能级劈裂,在Z或N等于幻数50、82和126附近特别厉害,以致角动量相差很大的能级在Z或N等于幻数50、82和126前可相邻地排列在一起。这些区域可出现这样的[[激发态]],它们同基态的角动量之差很大,能量之差却很小,从而γ跃迁概率较小,寿命较长,这是同核异能素岛的成因。 <ref>[词条作者:张焕乔.《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二版)物理学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39页]</ref>
==视频==
==中子弹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核武器的发展也进入瓶颈期==
{{#iDisplay:d072155s79d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同质异能素(isomer)即同核异能素,是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而处于较长寿命[[激发态]]的[[核素]]。通常在核素符号的质量数后面加写m来标记。如60mCo是60Co的一种[[同核异能素]],它的能量比60Co高59千[[电子伏]] ,[[半衰期]]为10.5分。大多数同核异能素要发生[[γ跃迁]],少数发生[[β衰变]],个别的可发生[[α衰变]]。
'''中文名''':[[同核异能素]]
'''外文名''':isomer
'''旧 称''':[[同质异能素]]
'''学 科''':物理化学
'''特 征''':具有相同质量数处于激发态的核素
'''提出年代''':1917年
'''提出者''':[[F.索迪]]
==概念说明==
F.索迪于1917年最先提出同质异能素的概念。并采用同重同位素或高级同位素这些名词。同核异能素的[[角动量]]和相应[[基态核素]]的[[角动量]]之差ΔI较大,能量之差ΔE一般较小。由于γ跃迁概率随ΔI的增加和ΔE的减小而急剧地下降,因而同核异能素至相应基态核素的γ跃迁概率较小,半衰期较长。<ref>[词条作者:吕维纯.《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一版)化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ref>
==理论诠释==
实验发现,同核异能素都分别集中在[[质子数]]Z或[[中子数]]N等于幻数50、82、126等前面的区域,称同核异能素岛。利用[[核壳层]]模型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同核异能素岛]]。根据壳层模型,奇A核的基态自旋由“最后一个”奇核子的状态所决定。类似地可认为,奇A核的单粒子激发态的[[自旋]]由激发态核的奇核子的状态决定。这样只要激发态和基态的奇核子能级的角动量相差很大(≥3ħ,ħ等于普朗克常数h除以2π),就会出现同核异能素。由核子的自旋-轨道耦合引起的能级劈裂,在Z或N等于幻数50、82和126附近特别厉害,以致角动量相差很大的能级在Z或N等于幻数50、82和126前可相邻地排列在一起。这些区域可出现这样的[[激发态]],它们同基态的角动量之差很大,能量之差却很小,从而γ跃迁概率较小,寿命较长,这是同核异能素岛的成因。 <ref>[词条作者:张焕乔.《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第二版)物理学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39页]</ref>
==视频==
==中子弹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核武器的发展也进入瓶颈期==
{{#iDisplay:d072155s79d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