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681
次編輯
變更
杏花天·小舟挂席
,無編輯摘要
[[File:杏花天·小舟挂席.jpeg|有框|右|<big>古画图册</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11/3e0bc1fb15384b7b863474fd9444362d.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7341738_10000857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杏花天·小舟挂席'''》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的作品之一。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ref>[https://www.docin.com/p-2483963720.html 略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豆丁网,2020-10-28</ref>。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center>杏花天·小舟挂席</center>
|[南宋]姜夔}}
== 作者简介游历生涯==
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在湖州居住期间,姜夔仍旧时时四处游历,往来于苏州、[[杭州]]、合肥、金陵、南昌等地,这些经历在他的词集和诗集中多有反映。
公元1190年(绍熙元年),他客游合肥,寓居赤阑桥,和范仲讷为邻,在合肥,他有相好的两位歌妓姐妹,彼此之间情深意厚,后来他做了很多诗词,纪念这段美好时光。
公元1191年(绍熙二年),姜夔从合肥出发,泛巢湖,作《满江红》词,以浪漫的笔法和想象,讴歌巢湖仙姥,兼怀古叹今。这年夏天,又到金陵谒见杨万里,其间作了《醉吟商小品》词,怀念合肥情侣。秋天,再度奔赴合肥,作《凄凉犯》词,通过对合肥城邑荒凉景色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思。姜夔和合肥姐妹的感情,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感情经历。从二十多岁认识这对姐妹以来,他有过多次合肥寓居之举,直到绍熙二年秋,那对姐妹离开合肥才止。他在这年作的《秋宵吟》中无可奈何地说:"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对她们的离去表现出无比伤感和眷恋。同年冬天,姜夔再次来到[[苏州]],谒见范成大,作《[[雪中访石湖]]》诗,范成大作诗见答。姜夔在范家踏雪赏梅,范成大向他征求歌咏梅花的诗句,姜夔填《暗香》、《疏影》二词,范成大让家妓习唱,音节谐婉,大为喜悦,特意把家妓小红赠送给姜夔。除夕之夜,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从石湖返回苕溪之家,途中作有七绝十首,过苏州吴江垂虹桥之时,写下了"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名句。
公元1193年(绍熙四年),姜夔大约三十九岁,他在杭州结识了世家公子张鉴。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诸孙,家境豪富,在杭州、无锡都有田宅。他对姜夔的才华也很欣赏,因为姜夔屡试不售,曾经想出资为姜夔买官,但姜夔却不想用这种让人羞愧的方式进入仕途,婉言谢绝。此后姜夔经常出入张鉴家,相互作诗填词唱和。
==词风特色==
姜夔也是一位书法家。他的《续书谱》仿效孙过庭的《书谱》而撰写<ref>[https://www.xuexila.com/lishi/renwu/shufajia/28886.html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书法作品有哪些],学习啦,2017-07-17</ref>,但并非《书谱》之续。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是南宋书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对"唐法"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对"法"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并从肯定和解释引申了"晋韵"古法。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