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7
次編輯
變更
方城石猴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叶下珠方城石猴</big> '''
|-
|
[[File:123223方城石猴.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img1.cache.sogounetease.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catchpic/D/D3/D36C1AD012ACA0358E78D252FDC6EEC8.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6%96%B9%E5%9F%8E%E7%9F%B3%E7%8C%B4&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方城石猴'''又称画石猴,是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的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的一种传统石雕艺术品。民间艺人采用当地石料,雕出猴子形状,然后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勾画在石猴身上而成,故又称“画石猴”。方城石猴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方城石猴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南阳方城石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与“时候”谐音,意指“好运气”备受游客喜爱。
=='''基本内容'''==
中文名:方城石猴
地区:南阳市方城县
分类:[[工艺品]]
=='''习俗'''==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南阳市方城县小顶山都有庙会,庙会上出售一种石雕“小石猴”,当地俗称“好时候”(谐音),也叫“画石猴”。赶庙会的人都踊跃购买,并相互赠送“好时候”(时候与石猴谐音),渴望能给自己和亲朋带来好运。“单猴”,寓意是“祖师封侯”;“母猴背小猴”,寓意是“辈辈封侯”。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得它誉满中原,长久不衰。当地人们逢年过节便以此为吉祥物让孩子佩戴。这在方城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猴文化”。
=='''特点'''==
这些[[小石猴]]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高约三至五厘米,分素色和彩色两种,彩色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而成。这些石猴形态多样,有单猴、母子猴、猴背猴、猪背猴、[[猪八戒背猴]]等等。小巧玲珑,独具文化神韵。
=='''作用'''==
当地人们普遍非常喜爱小石猴,因为它有药用价值,农民下地干活时,带上一个小石猴,一旦那里碰伤、划破了,<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1574609597_m5ddaa2bd02000v2ty.html 《非遗中国行》方城石猴],新浪网, 07-31</ref>在小石猴身上刮些粉末擦上就可以止血。他还说,石猴之所以被百姓喜爱,除了有药用价值外,它还包涵着深厚的“猴文化”底蕴。因为“猴”与“侯”同音,人们希望加官封侯,就给“猴”赋予了一种富贵、吉祥的涵义。“送一个好石猴的涵义是送你一个好时候。”
石猴文化:刻小石猴不知有多少辈了,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他们从来不去参加任何民间工艺品比赛,也从没有搞过宣传,所以方城石猴仍鲜为人知。后来经过一些游客的宣传,终于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注意。[[郑州]]、西安等地搞收藏的人常来方城砚山铺,成批量购买“画石猴”。
=='''保护'''==
2019年11月,方城石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