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彬 (大法官)

增加 621 位元組, 2 年前
生平
<div style="margin-bottom:20px; margin-top:20px;">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30px">民國9年(1920年),林彬自[[北京大學]]法學系畢業,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此後,曾在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等處任檢察官、推事、庭長、審判官等職。民國12年(1923年),主辦[[曹錕賄選]]總統案。民國15年(1926年),主辦[[段祺瑞政府]]髙級官員殺傷請願學生案。</p>
<p ul style="textline-height:36px; margin-left:20px; list-style-position:outside;"><li><b style="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27年 </b> ,林彬出任[[國民政府]]法制局編審 。1928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28 </b>[[立法院]]成立,林彬先後出任第一至四屆立法委員,同時兼任法制委員會委員長。其間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及說明書,參與制定了[[標準法]]、[[國籍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戶籍法]]、[[土地法]]、[[強制執行法]]、[[違警罰法]]、[[破產法]]、[[公證法]]、[[律師法]]及各種機關組織法等法律。其間,他還任教於[[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等校法律系。</pli><p li><b style="textmargin-indentright: 30px5px; linemargin-heightleft:30px5px;">1937年 </b> ,林彬曾因病返鄉,[[抗日戰爭]]爆發後返回南京,後又與國民政府一同前往四川 。1939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39 </b> 因母親逝世而回鄉奔喪 。1942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2 年起 </b> ,任[[考試院]]法規委員會委員 。1945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5 </b> 當選中央監察委員 ,1946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6 </b> 又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1947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7 </b> 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1948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48 </b> 出任[[司法院大法官]]。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b>遷居[[臺灣]]後,於1950年至1954年間任[[司法行政部]]部長。同時還任[[臺灣大學]]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等 。1958 。</li><li><b style="margin-right:5px; margin-left:5px;">1958 年7月24日 </b> 林彬逝世。</pli></ul> 
</div>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