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保羅·尼采

增加 2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保罗·亨利·尼采'''({{lang-en|'''Paul Henry Nitze'''}},{{bd|1907年|1月16日|2004年|10月19日}}),為[[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曾在多届美国政府当中参与[[冷战]]政策的制定。
* 192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隨後加入了Dillon, Read & Company的紐約投資銀行公司。* 1941年,辭去該公司副總裁的職務,成為美洲事務協調員辦公室的財務主管。* 1942年,擔任經濟戰爭委員會金屬和礦產分部的負責人。* 1943年任對外經濟局對外採購發展處處長。* 1944年至1946年期間,擔任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局副主席(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杜魯門總統]]授予他功績勳章(the Medal of Merit),以表彰他以這種身份為國家服務。* 在接下來的七年裡,在[[國務院]]工作,開始擔任國際貿易政策辦公室副主任。* 1948年,被任命為主管經濟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的副手。* 1949年8月任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副司長,次年擔任司長。* 1950年5月,尼采曾制定计划拟帮助时任[[中华民国陸军司令]][[孙立人]]取代[[蒋介石]]<ref name="Westad2003">{{cite book|author=Odd Arne Westad|title=''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JBCOecRg5nEC&pg=PA291|year=2003年|publishe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978-0-8047-4484-3|page=291}}</ref>。* 1953年離開聯邦政府,成為華盛頓特區外交服務教育基金會的主席,擔任該職位直到1961年1月。兼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華盛頓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在此期間的出版物包括“美國外交政策:1945-1955”。* 1963年10月14日,[[甘迺迪總統]]提名他接替於1963年11月1日辭職的[[弗雷德·科思]] (Fred Korth) ,他擔任超過15年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 1963年11月29日成為第57任[[海軍部長]](1963-1967 年)。* 1967-1969年擔任[[國防部長]]。* 2004年10月19日逝世,享年97歲。<ref>[https://www.nytimes.com/2004/10/20/politics/paul-nitze-cold-war-strategist-dies-at-97.html Paul Nitze, Cold War Strategist, Dies at 97],The New York Times,2004/10/20</ref>
==視頻==
24,5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