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墨经

增加 3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墨经'''》,中国古代墨家学派的代表作。一般认为该书是 [[ 墨翟 ]] 和他的门人后学集体创作。写作年代约在公元前400多年至前240年之间。现存《[[墨子]]》一书,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汉书·艺文志》著录71篇,现存53篇。《墨经》是《墨子》中的一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4篇,全文约5700多字,计179条。近世有人把讨论名辨之学的《大取》和《小取》也包括在《墨经》之内,这样,《墨经》就共有6篇。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逻辑学、 [[ 哲学 ]] 、[[伦理学]]和自然科学。其中自然科学的条目仅次于逻辑学,占第2位。书中关于物理学的论述十分丰富,主要包括: 1.从具体时间和场所出发论述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区分了时间和时刻。如书中写道:“始,当时也。”“时,或有久,或无久。”就是说时间可分为持续的和瞬时的。第40条写道:“久,合古、今、旦、莫(暮)。”就是说,时间包括过去、现在、白天和夜晚。第41条写道:“宇,弥所也。”就是说,空间包括东西南北中一切场所,即指现时所称的三维空间 。2。<br>2.对[[机械]]运和力作了定义和描述。第50条写道:“动或从(徙)也。”意指机械运动乃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第43条写道:“尽,莫不然也。”《经说》解释说:“尽,但止动。”这实际上描述了物体的平动特征。力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书中对力作了科学定义。第21条写道:“力,刑之所以奋也。”就是说,力是物体由静到动、由下而上或动之愈来愈快的原因。本书还进一步把力和重量联系起来,指出:“力,重是谓。”说明重量也是一种力 。3。<br>3.借杠杆和秤的工作情形论述了杠杆原理。本书提出了“本”、“标”、“权”、“重”等概念,论述了等臂杠杆和不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所谓“本”,即指重臂,“标”为力臂,“权”为砝码,“重”为重物。书中介绍了不等臂秤和桔槔吸水的实验,从中得出了[[杠杆]]原理 。4。<br>4.本书中有8条记载了几何光学的观察和实验事实,讨论了光、物、影之关系,论述了本影与半影、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以及凸面镜成像的规律。解释了小孔成像,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 。5。<br>5.最早提出了原子论思想。书中把“端”看作是世界的本源。认为由端可串成线,由线可排成面,由面可摆成体。因此,由端积可成万物。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墨经中下了相当严格的原子定义。
本书是古代科学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科学遗产,可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科学专著。[[梁启超]]在《墨经校释》自序中指出:“在我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矣,墨经而已矣!”它不愧为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宝典之一。
==作者简介==
墨翟(约前480—前420),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自然 [[ 哲学家 ]]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定居鲁国。
==工具书==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