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1
次編輯
變更
實勝寺 (北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实胜寺''' </p>
|-
|<center><img src="https://p1.nanmuxuan.com/images/c8/4999a6b6105d882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anmuxuan.com/zh-tw/leisure/bxzwcydruue.html 圖片來自nanmuxuan]
</small>
|}
'''实胜寺'''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红旗村的[[团城演武厅]]西南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历史==
实胜寺的旧址本为表忠寺(俗名鲍家寺)。[[清朝]][[乾隆]]年间,清朝进行了[[大小金川之役]],实胜寺即为其间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建而成。第一次大金川之役结束之后,[[乾隆帝]]下令在[[香山 (北京)|香山]]用于练兵的战碉旁边,建实胜寺,以纪念平定大金川得胜,同时还把自金川回来的习云梯的[[满族]]士兵编为“[[健锐营|健锐云梯营]]”,在实胜寺旁边建屋居住,并修建金川式样的战碉,仿照金川首领所居的[[刮耳崖]]、[[勒乌围]]的环境,供士兵进行操练。
实胜寺应是供[[健锐营|健锐云梯营]]兵士(属于[[满族]])供奉佛像及护法嘛哈噶喇而建。<ref name=chen/>清朝时,以[[宝谛寺]]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满族]]藏传佛教寺庙群。这组寺庙包括:[[宝谛寺]]、[[宝相寺 (北京)|宝相寺]]、[[长龄寺]]、[[方圆庙]]、[[梵香寺 (北京香山)|梵香寺]]、实胜寺。这组寺庙群距离[[团城演武厅]]很近。这组寺庙群后毁于[[八国联军]]之手。<ref>[http://www.bjhd.gov.cn/ggfw/wtyl/gjyc/gjz/200511/t20051115_343916.htm 旭华之阁及松堂,北京海淀,于2013-02-10查阅] </ref>
==建筑==
实胜寺现存建筑仅有碑亭一座,碑亭内为《敕建实胜寺碑记》四体碑一通。<ref name=xxm>{{Cite web |url=http://www.bjww.gov.cn/2004/7-27/3025.html |title=解小敏,香山演武厅健锐营相关碑刻辨识,北京文博,2004-7-27 |accessdate=2013-02-11 |archive-date=2016-03-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9205138/http://bjww.gov.cn/2004/7-27/3025.html |dead-url=no }}</ref>
实胜寺的《敕建实胜寺碑记》(即《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刻于乾隆十四年五月。碑分为两块,一块立于碑亭,现仍存,另一块立于实胜寺内,21世纪初重新发现,现改立于[[宝相寺 (北京)|旭华之阁]]南侧。
*立在碑亭内的碑为青石立碑,四面方广如一。碑额宽175厘米,高145厘米,[[篆书]]“御制”二字,四面雕“二龙戏珠”。碑身宽155厘米,高310厘米,碑侧有高浮雕云纹、龙戏珠纹。[[须弥座]]宽192厘米,高115厘米,有高浮雕云纹、龙纹。碑身的四面分别以[[汉文]]、[[满文]]、[[蒙古文]]、[[藏文]]书写。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楷书|正书]],首题“敕建实胜寺碑记”,尾题“乾隆十有四年岁在己巳夏五月之吉御制并书”。
*立于实胜寺内的碑,[[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拓片]](京6043号)。拓片宽107厘米,高194厘米,侧边饰有缠枝花卉。碑额篆书“御制”二字。碑阳刻汉文,碑阴刻藏文,其余两面未刻碑文。(北侧有碑文,为乾隆御制诗一首:实胜寺叠去岁韵)。其中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正书。
《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和石碑拓片有一处文字不同。《日下旧闻考》作:“因命择向庀材建寺于碉之侧,名之曰实胜。”石碑上则为:“因命于碉傍,就旧有寺新之,易其名曰实胜。”实际上,石碑上的此句是经凿改过的。可见,[[乾隆帝]]最初想新建一座实胜寺,但最后只是将原有的表忠寺(俗称“鲍家寺”)改建为实胜寺而已。《日下旧闻考》亦载:“表忠寺亦称鲍家寺,今改建实胜寺。”但《日下旧闻考》未修改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碑文。
《实胜寺诗刻》刻于乾隆五十三年四月。该诗附刻于实胜寺内《敕建实胜寺碑记》石碑的侧面。由于实胜寺内石碑今已不存,[[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实胜寺诗刻》碑文拓片(京6047号,已残),该拓片宽28厘米,高204厘米,为[[乾隆帝]]御制[[行书]]。尾题“乾隆戊申清和月中瀚叠去岁韵御笔”。诗中赞扬[[健锐营]]在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中所立战功。
此外,现存《实胜寺后记》(即《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后记》),刻于乾隆二十六年四月,立在[[团城演武厅]]北阅武楼内。此碑为卧式,由整块青石制成。碑额宽403厘米,高79厘米,厚70厘米。碑身宽387厘米,高166厘米,厚54厘米,浮雕云纹、夔龙拱璧。[[须弥座]]宽412厘米,高97厘米,厚73厘米。碑身阳面刻有汉文、满文,阴面刻有蒙古文、藏文。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正书,首题“实胜寺后记”,尾题“乾隆辛巳孟夏月之吉御制并书”。碑文记述[[健锐营]]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之乱]]中所立战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实胜寺''' </p>
|-
|<center><img src="https://p1.nanmuxuan.com/images/c8/4999a6b6105d882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anmuxuan.com/zh-tw/leisure/bxzwcydruue.html 圖片來自nanmuxuan]
</small>
|}
'''实胜寺'''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红旗村的[[团城演武厅]]西南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历史==
实胜寺的旧址本为表忠寺(俗名鲍家寺)。[[清朝]][[乾隆]]年间,清朝进行了[[大小金川之役]],实胜寺即为其间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建而成。第一次大金川之役结束之后,[[乾隆帝]]下令在[[香山 (北京)|香山]]用于练兵的战碉旁边,建实胜寺,以纪念平定大金川得胜,同时还把自金川回来的习云梯的[[满族]]士兵编为“[[健锐营|健锐云梯营]]”,在实胜寺旁边建屋居住,并修建金川式样的战碉,仿照金川首领所居的[[刮耳崖]]、[[勒乌围]]的环境,供士兵进行操练。
实胜寺应是供[[健锐营|健锐云梯营]]兵士(属于[[满族]])供奉佛像及护法嘛哈噶喇而建。<ref name=chen/>清朝时,以[[宝谛寺]]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满族]]藏传佛教寺庙群。这组寺庙包括:[[宝谛寺]]、[[宝相寺 (北京)|宝相寺]]、[[长龄寺]]、[[方圆庙]]、[[梵香寺 (北京香山)|梵香寺]]、实胜寺。这组寺庙群距离[[团城演武厅]]很近。这组寺庙群后毁于[[八国联军]]之手。<ref>[http://www.bjhd.gov.cn/ggfw/wtyl/gjyc/gjz/200511/t20051115_343916.htm 旭华之阁及松堂,北京海淀,于2013-02-10查阅] </ref>
==建筑==
实胜寺现存建筑仅有碑亭一座,碑亭内为《敕建实胜寺碑记》四体碑一通。<ref name=xxm>{{Cite web |url=http://www.bjww.gov.cn/2004/7-27/3025.html |title=解小敏,香山演武厅健锐营相关碑刻辨识,北京文博,2004-7-27 |accessdate=2013-02-11 |archive-date=2016-03-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9205138/http://bjww.gov.cn/2004/7-27/3025.html |dead-url=no }}</ref>
实胜寺的《敕建实胜寺碑记》(即《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刻于乾隆十四年五月。碑分为两块,一块立于碑亭,现仍存,另一块立于实胜寺内,21世纪初重新发现,现改立于[[宝相寺 (北京)|旭华之阁]]南侧。
*立在碑亭内的碑为青石立碑,四面方广如一。碑额宽175厘米,高145厘米,[[篆书]]“御制”二字,四面雕“二龙戏珠”。碑身宽155厘米,高310厘米,碑侧有高浮雕云纹、龙戏珠纹。[[须弥座]]宽192厘米,高115厘米,有高浮雕云纹、龙纹。碑身的四面分别以[[汉文]]、[[满文]]、[[蒙古文]]、[[藏文]]书写。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楷书|正书]],首题“敕建实胜寺碑记”,尾题“乾隆十有四年岁在己巳夏五月之吉御制并书”。
*立于实胜寺内的碑,[[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拓片]](京6043号)。拓片宽107厘米,高194厘米,侧边饰有缠枝花卉。碑额篆书“御制”二字。碑阳刻汉文,碑阴刻藏文,其余两面未刻碑文。(北侧有碑文,为乾隆御制诗一首:实胜寺叠去岁韵)。其中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正书。
《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和石碑拓片有一处文字不同。《日下旧闻考》作:“因命择向庀材建寺于碉之侧,名之曰实胜。”石碑上则为:“因命于碉傍,就旧有寺新之,易其名曰实胜。”实际上,石碑上的此句是经凿改过的。可见,[[乾隆帝]]最初想新建一座实胜寺,但最后只是将原有的表忠寺(俗称“鲍家寺”)改建为实胜寺而已。《日下旧闻考》亦载:“表忠寺亦称鲍家寺,今改建实胜寺。”但《日下旧闻考》未修改所载《御制实胜寺碑记》碑文。
《实胜寺诗刻》刻于乾隆五十三年四月。该诗附刻于实胜寺内《敕建实胜寺碑记》石碑的侧面。由于实胜寺内石碑今已不存,[[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实胜寺诗刻》碑文拓片(京6047号,已残),该拓片宽28厘米,高204厘米,为[[乾隆帝]]御制[[行书]]。尾题“乾隆戊申清和月中瀚叠去岁韵御笔”。诗中赞扬[[健锐营]]在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中所立战功。
此外,现存《实胜寺后记》(即《日下旧闻考》所载《御制实胜寺后记》),刻于乾隆二十六年四月,立在[[团城演武厅]]北阅武楼内。此碑为卧式,由整块青石制成。碑额宽403厘米,高79厘米,厚70厘米。碑身宽387厘米,高166厘米,厚54厘米,浮雕云纹、夔龙拱璧。[[须弥座]]宽412厘米,高97厘米,厚73厘米。碑身阳面刻有汉文、满文,阴面刻有蒙古文、藏文。汉文为[[乾隆帝]]御制正书,首题“实胜寺后记”,尾题“乾隆辛巳孟夏月之吉御制并书”。碑文记述[[健锐营]]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之乱]]中所立战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