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

增加 5,97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选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选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朝|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章节目录:《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

<center>修身篇</center>
<center>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center>
{{Cquote|
沅甫九弟左右:

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注,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销仗鲜明为威敌之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练理之一端也。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顷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报于器,良为知言。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上穴下臼)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问也。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最伤人,余平生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也。(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译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回,接到弟弟的信,知道一切,定湘营已经到三曲滩,营官成章鉴,是武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弟弟可与他结交。

来信说你意趣不在这里,所以干起来索然寡兴,这是大大不行的。凡人做一件事,便须全副精神去做,全神贯注于这件事,自始至终不松懈,不能见异思迁,做这件事,想那件事,坐这山,望那山。人没有恒心,一生都不会有成就。我生平犯没有恒心的毛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本应该留心诗字,却喜欢涉猎其他书籍,分散了心志。读性理方面的书时,又杂以诗文各集,使[[学习]]的路子歧异。在六部时,又不太用全力去办好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心治理军事,或者读书写字,乱了意志。这样,人老了,百事却无一成功。就是水军这件事,也是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弟应当以我为鉴戒。

现在带兵,就是埋头苦干,尽心尽力,来求得带好兵的方法,日夜孜孜以求,日所思,夜所梦,除带兵一件事,一概不管。不可以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做州官县令,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走我的老路,百无一成,那时后悔也晚了。

带兵的方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得胜歌》里说的各条,都要一一讲求。至于口粮,不要过于忧虑,不可时常发信禀报。弟弟营中既然得了湖北局每月的六千,又得江西局每月二三千,便是最好的了。李希庵十二日来家,说迪庵想要帮助弟弟筹措军饷黄金万两。我在[[江西]]有[[浙江]]盐款盈余的一万五千两银子,昨天盐局派专人前来禀报询问,我嘱咐他解交藩库充当军饷,将来这笔钱,或者可以酌情解送弟弟军营,但弟弟不应该指明去要。

[[军饷]]的事情既然不操心了,全副精神都集中在讲求前面讲的几件事,再有余力,就去联络各营,款接绅士,身体虽弱,却不要过于爱惜;精神越用越精神;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觉时越快活。如果存一个爱惜精神的念头,想进又想退,奄奄没有中气,决难成事。这些都因弟弟说索然寡兴一句话,引发出来要你切戒的话。弟弟要以李迪庵为榜样,不慌不忙,盈科后进,到八九个月以后,必有一番甜美的滋味出来。

我生平没有恒心的流弊极大,如今老了,不能不告诫我的弟弟、我的儿子。

邓先生品学极好,甲三[[八股文]]有进步,亦山先生也请邓先生批改文章。亦山教书严肃,学生很怕他。我家说话随便行为不检点的老习惯,明年我在家当和两位老师一同改正过来。

[[镇江]]、瓜洲,同一天克复,金陵指日可攻下。厚庵放任闽中提督,已去金陵会剿,准许他专折奏事。九江也指日可复。大约战事在吉安、抚、建等府结束。贤弟勉之。我开头,弟弟完美地结束它,实在是我对你的殷切期望。如果稍微参杂一点客气,将会败坏志气,就不能为我争气了。营中哨队那些人,士气还旺盛吗?下次请在信中提到。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
274,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