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唐诃

增加 2,8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唐诃
| 圖像 = [[File:8502唐诃1.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65098589151547550107741&di=3d0ff2c98a09c81890709860405a0154260f04e8677289fe7c61c8facab42282&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2Fs.kwcdnnews.kuwobandao.cn%2Fstar2Fnews_image%2FKuwoArtPic2F3%2F2013%2F16%2F1396930090549_wbp2F32934_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news.kuwobandao.cn/mingxingnews_html/200407/%E4%B8%A5%E5%BD%93%E5%BD%93 20040709/news_20040709_32934.shtml 來自 酷我音乐青岛网新闻]]]
| 圖像說明 = 军人 作曲家
| 出生日期 = 1922年10月28日
共谱曲上千首歌曲,撰写了上百篇音乐论文,出版了音乐文集[[《歌曲创作漫谈》]]。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006699; color:#fff" align=center
|}
[[File:唐诃1.jpg1.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0255846&di=09e0014cc67061191cdcce552f264c7d&imgtype=0&src=http%3A%2F%2Fs9.sinaimg.cn%2Fbmiddle%2F489fa7d1hbeb99d9aab88%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newblog/mblog/controllers/exception.php?sign=B00309&uid=1259295385/ 來自新浪博客]]]
==基本资料==
唐诃是一位国宝级的作曲家,他从1940年开始音乐创作,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音乐创作的70年中,为祖国和人民创作奉献了2000多首音乐作品,其中包括音乐史诗、器乐曲、歌剧、舞剧及影视作曲。各地出版社先后出版[[《唐诃歌曲精选》]]、[[《歌曲制作漫谈》]]、[[《歌曲创作讲座》]]、[[《唐诃散文集》]]、[[《唐诃行书册》]]以及作品单行本等数十种。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了[[《在村外小河旁》]]、《众手浇开幸福花》、[[《老房东查铺》]]等流传甚广的歌曲。上世纪60年代,唐诃参与主创了史诗巨作《长征组歌》。改革开放初期,为影片《甜蜜的事业》创作的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为i电影《红牡丹》创作的插曲《牡丹之歌》被广为传唱。
唐诃的“音乐书法”作品曾传到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并收入[[《中国百名艺术家书画册》]]、[[《中国书画撷英》]](香港)、[[《中华传世书画鉴赏》]]等专集中。
 
[[File:唐诃1.jpg2.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0511139&di=0204299e1d422c0c9a7c603dee5c019d&imgtype=0&src=http%3A%2F%2Fs16.sinaimg.cn%2Fbmiddle%2F489fa7d1hbeb996e3c20f%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newblog/mblog/controllers/exception.php?sign=B00309&uid=1259295385/ 來自新浪博客]]]
 
==音乐生涯==
唐诃的作品曲调通俗易懂,便于上口,有许多歌曲在群众中久唱不衰。他创作的[[《翻身不忘共产党》]]在解放区人人会唱,解放后创作的[[《志愿军战士之歌》]]、《众手浇开幸福花》、《在村外小河旁》、[[《打靶歌》]]、《老房东查铺》等都广为流行。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参与创作的《长征组歌》,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史诗。
 
[[File:唐诃1.jpg3.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0671224&di=18db53578ff66f00cb987d807cd32422&imgtype=0&src=http%3A%2F%2Fs13.sinaimg.cn%2Fbmiddle%2F001U3naqzy6LX2wr7eAcc%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newblog/mblog/controllers/exception.php?sign=B00309&uid=1259295385/ 來自新浪博客]]]
==作品音乐会==
●2010年,《满江红 怒发冲冠》(岳飞词)。
 
[[File:唐诃1.jpg5.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0845071&di=a8206453ef978bdf06d8ed9f39f605da&imgtype=0&src=http%3A%2F%2Fi2.sinaimg.cn%2Fdy%2Fo%2F2011-11-08%2F1320684626_i3BI4A.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sina.com.cn/o/2011-11-08/005023429165.shtml/ 來自新闻中心]]]
==纪事年表==
【1944年】 在兵工厂与老工人合作造出瓢琴、俄式三角琴、板二胡、五弦琴、意式曼陀林等一批乐器。与群众剧社联合演出《血泪仇》时,结识王莘、曹火星、刘沛、张学明、张学新、顾品祥等艺术家。《骂阎锡山》经王莘审定,演出后,迅速传遍晋察冀边区。参加抗敌剧社的大型话剧《前线》配乐,结识罗浪、张非、刘佳、丁里、汪洋、胡可等艺术家。
 
[[File:唐诃1.jpg6.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1045215&di=247b11379ba5847b8fc5153c44f60ec8&imgtype=0&src=http%3A%2F%2Fy3.ifengimg.com%2Fyue_spider%2Fdci_2013%2F08%2Fd719b474fe8f23e2f03f22a6fafd16dd.jpg 原图链接] [http://yue.ifeng.com/news/detail_2013_08/04/28243969_0.shtml/ 來自东方网]]]
【1945年】 1月任七月剧社副指导员。智世明、王丁、靳夕调五分区剧社,韦虹调军区,葛尧、丁辛调冀中。
【1954年】 春节去祁县太古观摩民间艺术,在此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回京后创作女小合《在村 外小河旁》,词曲经张非团长亲自整理定稿,并送《解放军歌曲》首发,之后又出版两种伴奏形式的唱片。此歌流传甚广,先后发表于二十几种刊物,传入朝鲜、日本、苏联和东欧诸国。年底,与刘薇、王引龙、丁平结伴去浙东前线体验生活。
【1955年】 1月在头门岛过新年,和战士联欢。不久,“一江山战斗”开始,唐诃等四人随军到一江山和大陈 岛采访。创作了歌曲《我上了登陆艇》(唐诃词曲),发表于《解放军歌曲》。写出散文《浙东前线散记》,发表于《文艺报》。创作了诗歌 [[ 《山泉啊,山泉》 ]] (与战士合作),经 [[ 黄庆和 ]] 谱曲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获创作二等奖,并出唱片。2月,三子连生 [[ (唐玥) ]] 出生。
【1956年】 倪维德从南京空军调来,他与张非、唐诃合作了大型歌表演《解放军参观合作社》和《歌唱第一个伟大的五年计划》、《歌唱农业新纲要》、《八万万人一条心》等歌曲。他的到来,使文工团掀起了歌曲创作的小高潮。[[《村村办好合作社》]](管平词)收入日本出版的《新中国歌曲集》中。
【1957年】 反右运动开始,在小汤山疗养时,结识老舍先生,共同研究、创作了《歌唱伟大的党》。6月,四子贵生 [[ (唐昭) ]] 出生。
【1958年】 山东跃进剧团进京演出了唐诃作曲的[[《钢铁五姐妹之歌》]]。创作歌曲[[《大跃进的歌声震山河》]],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优秀歌曲奖第二名。与华江、贾冬温负责组建战友歌剧团。创作了《告别》等十余部小歌剧。
【1959年】 创作大型歌剧《山清水秀》,并参加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音乐受到好评。第三次失去进沈阳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
[[File:唐诃1.jpg2.jpg1.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7551220412&di=58fd76b14a8bfe3c276047626552ef29&imgtype=0&src=http%3A%2F%2Fdy.qing5.com%2Fassets%2Fjs%2Fkindeditor%2Fattached%2Fimage%2F20160725%2F20160725104106_88105.png 原图链接] [http://dy.qing5.com/article/4021.html/ 來自炫音乐]]] 【1960年】 与韧敏合作小歌剧《双喜临门》,上演五十余场。合作儿童歌剧《哥哥放羊我提篮》(金波编剧),上海出版单行本。与晨耕合作器乐曲《欢乐的竞赛》、《子弟兵和老百姓》,由 [[ 许讲德 ]] 二胡独奏,参加全军“三独”会演,并出版单行本。开始投入大型歌剧《大清河》(刘佳编剧)的创作。创作了《革命大家庭充满阳光》(章明词),在全军推广。
【1961年】 与 [[ 丁平 ]] 合作电影 [[ 《花儿朵朵》 ]] 音乐,主题歌《花儿朵朵向太阳》(袁鹰词)传唱至今。
【1962年】 与 [[ 吕远 ]] 首次合作,创作电影 [[ 《锦上添花》 ]] 音乐。创作歌曲《众手浇开幸福花》,由陆青霜首唱,后 [[ 马玉涛 ]] 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时独唱此歌,获创作优秀奖,并传唱至今。
【1963年】 歌剧《大清河》在京、津演出,罗瑞卿、杨成武等军队首长观看演出,中央台播出。
【1964年】 创作了一批少儿歌曲: [[ 《祖国祖国我爱你》 ]] (洪源词),选为中、小学音乐教材。表演唱《星期天》(吴扬词),拍成电视艺术片播出。均流传全国。与张非等合作大型歌剧《雷锋》。创作小歌剧《巧送钱》,并出版单行本。
【1965年】 与张非等合作大型歌剧《阮氏梅》(唐诃、生茂作曲)。参与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肖华词)的创作。作品首发于《解放军歌曲》。
【1995年】 《长征组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喜盈门之歌》获厂校歌曲金奖。先后赴北京参加两项颁奖仪式。
 
[[File:20160725104004 21564.png|缩略图|右|center|[http://dy.qing5.com/assets/js/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60725/20160725104004_21564.png 原图链接] [http://dy.qing5.com/article/4021.html/ 來自炫音乐]]]
【1996年】 赴北京主持夫人张素萍骨灰在小汤山公墓安葬仪式。同年举行战友歌剧团成立48周年纪念大会,祝刘佳同志八十大寿。在《长征组歌》新版MTV新闻发布会上,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等中央首长的接见。
==歌中人生==
一首优美动听的经典歌曲是可以与世永存并代代相传的。他从抗日的烽火年代唱起,唱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年代,又从新中国建设时期唱到走进新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品都堪称经典]]。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长征组歌》的作曲之一唐诃先生。 [2]
唐诃1922年生于河北易州易水河畔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受着燕赵文化的熏陶及进步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骨子里养就了一股“慷慨悲歌”的浩然正气。抗战爆发第二年,他15岁就与父兄一起参加了抗日部队。次年他光荣入党。从此,他在人民军队里茁壮成长,从文书做起,历任宣传队长、教育干事、连队指导员、军分区“七月剧社”分队长、军文工团指导员。1952年调入战友文工团任创作组长兼合唱队长、歌剧编剧、总团副团长等职。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而自学成才,终于从一个“小八路”成长为一个功勋卓著的著名军旅音乐家。
2007年岁末,《唐诃作品音乐会》在青岛音乐厅举办,唐诃的经典歌曲又一次回响在音乐殿堂里。
 
[[File:007a.png|缩略图|右|center|[http://dy.qing5.com/assets/js/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60725/20160725104153_68590.png 原图链接] [http://dy.qing5.com/article/4021.html/ 來自炫音乐]]]
[[唐诃不但是著名的音乐家,还是书法家,]]他的字体幼时临摹潘龄皋,离休后临草书,并继续临赵子昂行书,他的书法秀丽多姿,丰腴刚劲,饱含着一种燕赵风骨,特别是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工尺谱成效显著。工尺谱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记谱法,是以汉字代表音乐符号,又称作“字谱”。世界上音乐文字只有两种:线谱和字谱。字谱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竖写的乐谱。唐诃将书法字体之旁配上工尺谱,让人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可以照谱演唱。他将汉字可以横写、竖写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音乐作品书法。
南国植物“诃”,为常绿乔木,四季常青。作曲家唐诃,是不衰的才俊,他笔耕不辍,一生写歌,歌中有人生,人生也如歌。
==视频==
 
{{#ev:youku|XMjk2OTI1NzA1Mg|640|inline|唐诃音乐会上,于淑珍演唱的四首歌曲 |frame}}
==参考资料==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