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道经·第七十七章

增加 3,217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道德j.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n.sinaimg.cn/sinacn16/320/w640h480/20180814/2596-hhtfwqq9233446.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
[[File:道德j.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n.sinaimg.cn/sinacn16/320/w640h480/20180814/2596-hhtfwqq9233446.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505223974_183bdd72600100bo6w.html 来自 新浪新闻 的图片]]]

《'''道经·第七十七章'''》选自老子的《道德经》<ref>[https://www.sohu.com/a/38339130_123494 中国国粹之道德经],搜狐,2015-10-28</ref>。这一章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就像上面的话一样,“有无相生” 就是说有和无是并存的,没有有就没有无,相生相克。

<center>道经·第七十七章</center>
{{Cquote|
天之道,其犹张弓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餘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餘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春秋]老子}}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主要思想==

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在道教中,《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列子》又称《冲虚真经》,与《道德真经》合称三真经,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ref>[https://new.qq.com/rain/a/20201107A0D1R700 关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的系列书有哪些?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腾讯网,2020-11-07</ref>。
《老子》<ref>[https://www.sohu.com/a/435559520_120539666 老子传承于后世的十大哲理!],搜狐,2020-12-01</ref>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2330a501017l3t.html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新浪博客, 2013-05-21</ref>”;“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ref>[https://www.sohu.com/a/328687382_772373 国学日课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搜狐,2019-07-23</ref>”。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视频==
===<center> 道经·第七十七章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道德经全集完整</center>
<center>{{#iDisplay:k0526202ayw|560|390|qq}}</center>

<center>《老子(道德经)》高清完整朗读版</center>
<center>{{#iDisplay:m03236metc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