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幼童

增加 11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幼童.jpeg|有框|右|<big></big>[http://photocdn.sohu.com/kis/fengmian/1186/1186608/1186608_ver_big.jpg 原图链接][http://tv.sohu.com/item/MTE4NjYwOA==.html 来自 搜狐视频 的图片]]]
''' 幼童 '''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 [[ 留学生 ]] 。这批 [[ 学生 ]] 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这批 [[ 年龄 ]] 在10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 [[ 旧金山 ]]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 [[ 故事 ]] 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散落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幼童生活过的城市,他们曾经就读过的中学、 [[ 大学 ]] ,散落在这些城市的历史学会、公共图书馆,散落在分布于 [[ 世界 ]] 各地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中国幼童当年居住过的美国 [[ 家庭 ]] 后裔那里。我们捡拾起历史留下的碎片——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拼接出一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影片简介==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 [[ 政府 ]] 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130年以前,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 [[ 太平洋 ]] 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了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四十多户美国人家中,快速适应着在 [[ 美国 ]] 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障碍,成为各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时他们也迅速适应了异国的文化,脱去了长袍马褂,活跃在各项体育运动的赛场上。
他们中的许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 [[ 耶鲁大学 ]] [[ 哥伦比亚大学 ]] 、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电灯泡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 [[ 十九世纪 ]] 末,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刻,他们恰好被送到了那场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强烈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
然而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全部留美幼童被招回国。
留美幼童”被“召回”后,经历了从晚清到 [[ 民国 ]] 初年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1884年中法海战、1894年中日海战中阵亡。一些人成为中国铁路、电报、矿山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今天 [[ 清华大学 ]] [[ 天津大学 ]] 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他们有的是 [[ 李鸿章 ]] 的幕僚,有的是 [[ 袁世凯 ]] 的顾问。一些人成为清政府的大臣。他们中间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位总理。然而,多年以来,除了“留美幼童”中的詹天佑——他作为中国铁路开拓者——的故事为人熟知,其他却语焉不详。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的故事,在 [[ 中国大陆 ]] 湮没无闻。
留美幼童的 [[ 命运 ]] ,离奇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
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参考文献==
 
[[Category:987 電影]]
111,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