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陆瘦燕

增加 1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陆瘦燕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和教育家。他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他开创了针灸实验之先河,还开办了“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学习班”,在国内外针灸界颇具影响。“[[陆氏针灸疗法]]”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会人士充分展现了陆瘦燕先生在针灸学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对当下针灸学发展的启迪。<ref name="网易新闻">{{cite web |url=http://news.163.com/09/1122/08/5ONAFK6B000120GR.html |title=本市纪念陆瘦燕先生百年诞辰| accessdate=2009-11-22}}</ref>
==任职==
1927年后,陆氏先后在昆山及上海开业,数年后,诊务日隆, 求诊者络绎不绝。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
陆氏建国前,曾在沪报上刊载《[[燕庐医话]]》,宣传针灸知识;并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位释义”。又于1948年和夫人[[朱汝功]]医师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并改进针具,创制了“瘦燕式”毫针,制造与人体等大的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作出了贡献。<ref name="豆丁网">{{cite web |url=http://www.docin.com/p-541777324.html |title=陆瘦燕针灸特色 习用毫针| accessdate=2019-08-30}}</ref>
==创作==
建国后,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他又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丛书]]》,先后出版了“丛书”中的《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分册,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翻印发行。“丛书”其他文稿如《针灸穴名解》、《针灸歌赋选释》等,未及出版,在十年动乱中被焚毁。发表的论文有“从针灸的辨证论治程序谈到处方配穴原则”、“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经气的探讨”、“有关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所生病’的探讨”、“切诊在针灸临床的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临床初步观察”等。
==主要业绩==
陆瘦燕在40余年的针灸生涯中,全力研究经络学说,用以指导临床,并诠释针灸学的各项理论。注重全面切诊,整体辨证;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处方配穴灵活适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ref name="好大夫在线">{{cite web |url=https://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528812553.htm?from=alading |title=名医经验——陆瘦燕| accessdate=2019-08-30}}</ref>
===精研针刺手法,热补凉泻有得===
温针、伏针、伏灸由于疗效显著,很受病者的欢迎,在陆氏的大力提倡推广下,为许多针灸医家所采用,成为针灸医学的一大流派。
==科研成果==
建国后,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
==主要著作==
陆氏毕生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并致力于针灸学术研究。他与夫人朱汝功共同整理,总结了经络、腧穴、刺灸、治疗等方面得系统理论和临床经验,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先后出版了“丛书”中的《针灸正宗》、《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分册,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翻印发行,对推动针灸学术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f name="中医宝典">{{cite web |url=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67.html |title=陆瘦燕| accessdate=2019-08-30}}</ref>
另外,陆氏还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其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经气、经脉病候的探讨,针刺手法的分类与临床观察,针灸辨证处方配穴的原则,针灸临床治疗经验等,对针灸理论进行了深刻的阐发,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卓然成家,被[[香港]]《[[大公报]]》誉为“针灸大王”而驰名海内外。
==医学贡献==
陆氏16岁中学毕业后,立志随父学医。他天资聪颖,又自幼耳濡目染其父针灸治病救人的奇效,故夙兴夜寐,勤奋攻读,秉承家学,针术精湛。1927年后,陆氏先后在昆山及上海开业,业务日益兴隆,求诊者络绎不绝。
在旧社会,中医受到歧视,针灸更被斥为“不科学”,与江湖术士等量齐观,政府企图取缔中医。陆氏认为必须重视对祖国医学理论的整理和发扬,提高中医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中医队伍的团结,才能振兴中医事业,为此,他竭尽全力,在上海报刊上开辟《燕庐医话》专栏,宣传针灸知识,弘扬祖国医学理论;并整理针灸医籍,结合临床经验,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道释义”。又于1948年和夫人朱汝功医师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成绩==
1952年他抽出部分时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为名中医服务于国家医疗机构起了先行作用。1953年他被聘为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1958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和[[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陆氏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于1969年4月27日被迫害致死。1979年2月,平反昭雪。
==学术特点==
陆氏习惯用毫针,并将毫针进行改进,创制了“[[瘦燕式]]”毫针。建国后,他还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为针灸教学提供现代化的直观、直感教具,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ref name="新民周刊">{{cite web |url=http://www.xinminweekly.com.cn/shenghuo/jk/2017/08/09/9054.html |title=陆氏针灸 冰火神针| accessdate=2019-08-30}}</ref>
陆氏改变自古相袭隔衣进针为暴露体表进针,以皮肤和针具消毒等针刺新方法,为现在针灸操作常规奠定了基础。他还开展针灸治疗聋哑研究及首创针刺麻醉等科研工作。1959年,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去苏联讲学、会诊,系统地将针灸学向国外作了介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中医]]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