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文娟

增加 20,355 位元組, 5 年前
内容扩充
}}
'''<big>王文娟</big>'''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嵊县灵山乡坑边村,戏剧表演艺术家,擅长越剧青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br>曾担任和获得过 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等职务和荣誉。<br>2012年8月,出版自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br>2017年4月7日,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57623 秦怡为王文娟颁奖,三位越剧表演艺术家获白玉兰终身成就奖 ]文艺苑</ref>== 个人经历 ==父亲是个乡村教师。两个舅父,一个会拉琴,一个会敲鼓,母亲又爱看戏。后在沪、杭一带演出。<br>1939年离家至上海,师从表姐--越剧小生竺素娥。初习小生,2年后,改学花旦。开蒙戏是《投军别窑》饰王宝钏。<br>1944年受竺素娥提携,与其搭档演出《碧玉簪》、《盘夫索夫》等戏,脱颖而出。<br>1947年与陆锦花合作,成立少壮越剧团。<br>1947年8月16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一日:少壮越剧团成立,以陆锦花为首的少壮剧团成立于上海皇后大戏院,头肩旦是王 娟,主要演员还有[[周瑶姬]]、[[陈金莲]]、[[屠笑飞]]等。首演时装戏《礼拜六》。<br>1948年7月13日,农历戊子年六月初七日:[[尹桂芳]]重建芳华剧团。<br>1948年9月23日,农历戊子年八月廿一日:玉兰剧团迁往明星大戏院。<br> 玉兰剧团迁往明星大戏院演出,王文娟加盟,首演剧目《风萧萧》,由方隼编剧,殷鸣慈导演。从此开始了[[徐玉兰]]与 王文娟 的长期合作。<br>1948年春与尹桂芳搭档,演出了《双枪陆文龙》等戏。<br>1948年秋,进玉兰剧团与徐玉兰合作,首演《风潇潇》。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br> 上海解放后,与徐玉兰合作演出[[《白毛女》]]、[[《信陵公子》]]等剧目。<br>1952年7月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br>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 戏曲会演中饰演《西厢记》中崔莺莺,获演员二等奖。<br>1953年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文工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子弟兵演出和做交换战俘的服务工作,获朝鲜劳动党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和志愿军司令部给予的二等军功章。<br>1954年春,随团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br>1954年秋,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春香传》]]中扮春香,获表演一等奖。由于在该剧中出色地表演了朝鲜少女的情怀而受到同行的高度赞赏,成为她的成名作。<br>1955年随团入上海越剧院。<br>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br> 自50年代中期起,多次随上海越剧院赴朝鲜、越南、泰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为越剧艺术光扬海外作出贡献。<br>1957年加入 中国 共产党。<br>1957年下半年,徐玉兰与王文娟主演的《北地王》、[[《红楼梦》]]正式上演。1958年8月,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br>1958年后与徐玉兰主演的[[《追鱼》]]、《红楼梦》[1962年7月]、《西园记》先后被摄制成电影或电视。<br>1960年6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与徐玉兰合演的《追鱼》、《红楼梦》,曾多次招待国内外贵宾。<br>1962年7月,与电影演员孙道临结婚。<br>同年,与徐玉兰一起赴朝鲜辅导朝鲜唱剧《红楼梦》,受到金日成主席的接见。<br>文化大革命后,在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传统剧[[《西园记》]]中饰王玉贞、[[《孟丽君》]]中饰孟丽君。1996年领衔主演了10集越剧电视片《孟丽君》。80年代中期,积极投入剧院体制改革,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br> 民 族 至60年代初期,艺术上日臻成熟,扮演了神话剧《追鱼》中的鲤鱼精、《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角色;在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西园记》中饰演王玉贞、《孟丽君》中孟丽君等角色,都以演技精湛、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在观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被行内名家赞为善于塑造人物的性格演员,有“王派”之称。== 艺术特色 ==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在唱段的重点唱句中,则运用高音胡仕清 以突出唱段的高潮,从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演唱时她以真声为主,吐字雅中显浓艳。她善清晰,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于淡中把不同曲调、多种板式组织为成套唱腔,细致而有层次地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红楼梦·焚稿》中的“一弯冷月照诗魂”也是集中体现王派特色的典型唱段。这段[弦下腔]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转折,运用旋律高低起伏、节奏顿挫,赋予人物鲜明的音乐形象。至“如今是知音已绝”的“绝”字,音调嘎然刹住,人物情绪猛然转折,从接着的“诗稿怎存”转入[正调流水],由于吸收了绍剧高亢奔放的音调轮廓,鲜明的节奏,唱腔显得悲怆、激愤。'''王派唱腔'''  王派唱腔很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如《追鱼》中的“一路之上观花灯段,用“男调”,边歌边舞,描绘了大街小巷锣鼓喧天、夫妻在灯海中行进的喜悦之情,节奏明快,音调跳跃。[[《春香传》]]的“爱歌”从[正调腔]的“散板”、“中板”转到[尺调腔]的“中板”,旋律舒展,唱句中多出用了拖腔,使相互爱慕的感情表达得更为浓郁;后面从“万寿钟”后面采用[清板],唱腔近似说白,“打一更当当叮,打二更叮叮咚”这样的唱句平易自然,妙趣横生。 的甩腔极具特色,句幅较长,委婉曲折,情深意长。《孟丽君·游上林》是著名的王派唱段,风流皇帝察觉 孟丽君可能是女性,借邀她同游上林步步进逼。女扮男装的孟丽君则处处留神巧与周旋。为掩饰女性身份,增强阳刚之气,王文娟在唱腔中吸收了越剧著名老 吴小楼的某些旋律,唱法上也特别注重胸腔共鸣,喷口有力,吐字坚实,使音色变粗,音质变厚,这样很符合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孟丽君演唱时擅用尺寸紧凑、干净利落的[快板]表现激昂的情绪。在表演上以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王文娟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也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而且深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戏路宽广,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br>王派是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王文娟的唱腔,早年曾受支兰芳、小白玉梅、王杏花的影响,后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被公认为“王派”。== 主要作品 ==《春香传》、《追鱼》、《红楼梦》、《则天皇帝》、《忠魂曲》、《西园记》、《孟丽君》。好婆媳沉香扇红娘叫门浙江嵊州 王●杀宫忠魂曲●记得当年清水塘艺术魂●生前未能回中华碧玉簪●李夫人猜女儿心事 毋忘曲●我本是 世贵人私 春香传●农夫歌春香传●重圆歌春香传●爱歌别歌、春香传●农夫歌追鱼●书馆、追鱼●观灯、追鱼●分别皇帝与村姑●监狱选段、皇帝与村姑●三年来红楼梦(一)、红楼梦(二)、红楼梦(三)西园记●游园得梅、西园记●朝思暮想、西园记●爱卿情深西园记●洞房惊婚、西园记●书斋夜祭、西园记●望穿秋水、西园记●摘梅答报== 所获荣誉 ==2017年4月7 期 1926.12.19 职 业 ,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人物活动 ==2017年白玉兰戏剧奖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三位越剧流派创始人。三位获奖艺术家中,傅全香老师和徐玉兰老师因身体的原因不能亲临现场,由亲属和学生分别代表两位艺术家领奖。<br> 2017年4月7日晚,第27届上海白玉兰 戏剧表演 艺术奖颁奖晚会上,当96岁电影 艺术家 秦怡上台,把白玉兰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的奖杯授予91岁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整个上海大剧院内,全场观众都站立起来,鼓掌,欢呼,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了台上两位“90后”艺术家,也送给了另两位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领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傅全香和徐玉兰。在亲人和学生为傅全香和徐玉兰代领奖项后,三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王文娟在全场欢呼声中登场,在舞台上和秦怡以及所有学生一一握手拥抱。这位大家眼中“永远的林妹妹”美丽依旧,她说道:“我们越剧不过111岁的历史,今年正好是越剧进上海100周年。我想代表没能来的傅全香大姐和徐玉兰大姐说,这个奖项不仅是给我们三个人的,也是给我们这一代越剧人的。我要 代表 他们谢谢所有的前辈,合 者,感谢上海这座城市。”== 流派传人 ==孟莉英(上海越剧院)[[周云娟]](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文华奖得主)[[单仰萍]](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文华奖获得者)[[王志萍]](上海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李敏(福建芳华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陈晓红(杭州越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舒锦霞(浙江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俞建华]]王秀兰(余姚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钱爱玉[[洪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宓永仙(海宁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萍(鄞州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徐玉萍(上海越剧院)忻雅琴(上海越剧院)李旭丹(上海越剧院)吴洁姚建平钱世娥张珺徐璐张丽胡泽红(87版红楼梦中贾惜春扮演者)等。== 人物活动 =='''追鱼首演'''1956年11月21日,农历丙申年十月十九日,上海越剧院二团《追鱼》,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根据湘剧移植,黄沙导演,王文娟、筱桂芳主演。<br>1957年4月,农历丁酉年:“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成立。为在嵊县建立“越剧之家”,成立了“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袁雪芬任常委会主任,尹桂芳、戚雅仙为副主任,王文娟、魏素云等10人为常委。集资采取义演形式。义演从4月上旬开始,至1959年2月为止,共筹义演款37202元63角。<br>1957年6月1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初四日,上海越剧院二团由[[庄志]]编剧、[[石景山]]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北地王》,在大众剧场上演。农历戊戌年正月初一日,由上海越剧院二团徐玉兰、王文娟主演,徐进编剧,吴琛艺术指导,钟泯导演的 《红楼梦》 ,首演于共舞台。<br>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根据中越文化合作协定,由上海越剧院组建的中国越剧团赴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河内、海防等9个省市演出28场,观众逾20万人次,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追鱼》、《党员登记表》、[[《打金枝》]] [[ 孟丽君 断桥》]]、《风雪摆渡》、[[《拾玉镯》]]、[[《盘夫索夫》]]、《评雪辨踪》等。徐平羽任团长,吴琛任副团长兼艺术指导。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吴小楼]]、[[金采风]]等。胡志明主席两次接见全团人员并合影,授予剧团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劳动勋章和一面“团结和友谊”的锦旗。<br>'''则天皇帝首演'''1959年6月,农历己亥年,上海越剧院新编历史剧《则天皇帝 上演于上海艺术剧场。该剧由吴琛等编剧,吴琛、徐玉兰导演,王文娟 郑忠梅等主演。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 《追鱼》 ,应云卫导演,徐玉兰 王文娟主演。<br>1959年9月23日,农历己亥年八月廿一日,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演出的上海越剧院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剧院负责人和主要演职员有胡野檎、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刘觉等20人。周恩来与大家作了长时间交谈,对越剧的发展、音乐唱腔的改革和男女合演等问题,谈了看法。<br>1959年9月30日,农历己亥年八月廿八日,上海越剧院二团与天马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彩色越剧艺术影片 追鱼》完成。该片由应云卫导演,徐玉兰、王文娟主演。<br>1960年7月22日,农历庚子年六月廿九日,第三届全国文代会开幕。这次会议是“文代会”与各协会的代表大会穿插进行。<br>上海越剧院的[[袁雪芬]]、[[吴琛]]、徐玉兰、王文娟、顾振遐、苏石风,合作越剧团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剧团的[[范瑞娟]]、[[傅全 传》 ]],上海京剧院的[[周信芳]]、[[陶雄]]、[[童芷苓]]、[[李玉茹]]、[[王燮元]]、[[马科]]、[[梁斌]]等出席。<br>中国剧协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名单副主席:周信芳常务理事:马彦祥书记处书记:马彦祥'''赴港演出'''1960年12月23日,农历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的名义,团长白彦、副团长袁雪芬,主要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史济华、刘觉 张国华等,首次赴香港演出。<br>1961年1月26日,农历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越剧院首次赴香港演出结束。共演出剧目计有大戏 《西 记》 、《红楼梦》、《碧玉簪》、《金山战鼓》、《追鱼》,小戏《打金枝》、《阳告》、《行路》、《断桥》、《拾玉镯》、《做文章》、《评雪辨踪》、《盘夫》等。'''访问朝鲜''' 由中共浙江省委主办,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在杭州饭店招待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党政代表团,周恩来总理陪同观看,观后会见了徐玉兰、王文娟。金日成主席当面邀请该剧访问朝鲜。<br>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应金日成首相邀请,上海越剧院二团以“中国上海越剧团”名义,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 主要 演员有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等。其中朱光任团长,袁雪芬任副团长,章力挥任秘书长。演出剧目有《红楼梦》、[[《西厢记》]]、《春香传》、《打金枝》、《盘夫》、《挡马》等。《红楼梦》特为庆祝朝鲜劳动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作了演出。金日 就 1955 、崔庸健等朝鲜党政领导和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以科兹洛夫为首的苏共中央代表团,观看了演出。<br>1961年10月,农历辛丑 缅甸 ,下旬,中国上海越剧团访朝演出归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团人员,同时又偕同[[齐燕铭]]、[[王昆仑]],陪同剧团同志参观北京清朝恭王府遗址。[[刘少奇]]、周 总理 授予 均看了汇报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合影留念。<br>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1964年10月10日,农历甲辰年九月初五日,上海越剧院二团97人参加了金山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吴琛、徐玉兰、王文娟等均参加,为时8个月。<br>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梅兰芳、裘盛戎、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张君秋、李世济、童芷苓、方荣翔、李维康、俞振飞、新凤霞、常香玉、郎咸芬、红线女、姚璇秋、丁果仙、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丁是娥、陈书舫、竞华、筱文艳、严凤英、侯宝林、马季、高元钧、骆玉笙、蒋月泉'''获奖的戏曲曲艺类单位'''无锡市锡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西安易俗社2006年1月7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初八日,为纪念越剧艺术100年诞辰,杭州红星剧院隆重推出红星“越剧大舞台”,以全年100场经典越剧演出,来回顾越剧艺术百年经典历程。<br>开幕演出中,上海越剧院建院50年来的经典折子戏《珍珠塔·前见姑》、《珍珠塔·赠塔》、《赖婚记》、《蔡锷与小凤仙》、《赵氏孤儿·换孤》一一在舞台上呈现,赵志刚、方亚芬、陈颖、章海灵等上越名角先后出场。<br>在折子戏之前,86岁高龄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周宝奎]],在舞台上唱起了《碧玉簪·阿林娘》中的这一经典唱段,全场观众和着 的演唱,有节奏地鼓起了掌。在周宝奎之前,越剧泰斗王文娟也上台与戏迷们讲话。<br>为了方便市民观看演出,红星“越剧大舞台”在销售模式上也频出亮点,别出心裁推出了全年套票,面世一周即售出100多套,不少市民将越剧全年套票作为送给长辈、亲朋的新春贺礼,这在国内戏剧演出市场上比较少见。另外,票价也非常大众化,20至120元。<br>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br>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 质奖 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2006年4月25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廿八日,19时15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艺术回顾展”于2006年4月25日至4月26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同时为越剧百年庆贺。'''演出剧目'''《红鬃烈马·投军别窑》(洪瑛[浙江], 瑞虹[上海])《白毛女·重逢》(王志萍[上海],赵志刚[上海])《女飞行员》(王秀兰[余姚],陈萍[鄞州],赵时莺[南京]等)《春香传·爱歌》(李敏[福建],陈娜君[舟山])《关汉卿·双飞蝶》(舒锦霞[浙江],钱惠丽[上海])《红楼梦》选段(王桂萍[嵊州],宓永仙[海宁],俞建华[湖州],忻雅琴[上海])《慧梅》选段(姚建平[旅港])《忠魂曲·狱中》(单仰萍[上海])《追鱼·拔鳞》(陈晓红[杭州],郑国凤[上海]) == 参考文献 ==
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