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存在与时间

增加 5,73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存在与时间 |圖片 = File:000000000123897277 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D%98%E5%9C%A8%E4%…”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存在与时间
|圖片 = [[ File:000000000123897277 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D%98%E5%9C%A8%E4%B8%8E%E6%97%B6%E9%97%B4&src=tab_www&correct=%E5%AD%98%E5%9C%A8%E4%B8%8E%E6%97%B6%E9%97%B4&ancestor=list&cmsid=c2af769bf9c7e5ba08cea6d4862cf5da&cmras=0&cn=0&gn=0&kn=11&crn=0&bxn=11&fsn=82&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45#id=82204cf0525a76a138eff8d57a169d81&currsn=0&ps=64&pc=64 原圖鏈接][http://product.suning.com/0070096274/123897277.html 来自苏宁易购]]]  
}}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783111/ 存在与时间],豆瓣网 </ref>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存在与时间

创作年代:1926年

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作品字数:417千字

作品体裁:[[哲学]]

首版时间:1927年

外文名称: SEIN UND ZEIT

==内容简介==

不特如此。根据[[希借]]人对存在的最初阐释,逐渐形成了一个教条,它不仅宣称追问存在的意义是多余的,而且还认可了对这个问题的耽搁。人们说:“存在”是最普遍最空洞的概念,所以它本身就反对任何下定义的企图;而且这个最普遍并因而是不可定义的概念也并不需要任何定义,每个人都不断用到它,并且也已经懂得他一向用它来指什么。于是,那个始终使古代哲学思想不得安宁的晦蔽者竟变成了昭如白日不言喻的东西,乃至于谁要是仍然追问存在的意义,就会被指责为在方法上有所失误。<ref>[http://book.kongfz.com/276586/1754375807 存在与时间],孔夫子旧书网 </ref>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783111/ 存在与时间],豆瓣网 </ref>

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

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远的意义。

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为精彩。

==作品目录==

第一章: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第二章:厘清存在问题的双重任务;本书的方法及构架

第一部

依时间性阐释此在,解说时间之为存在问题的超越的视野

第一篇

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

第一章:概说准备性的此在分析之任务

第二章:一般的"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的基本建构

第三章:世界之为世界

第四章:在世作为共在与自己存在。"常人"

第五章:"在之中"本身

第六章:操心--此在的此在

第二篇

此在与时间性

第一章:此在之可能的整体存在,向死存在

第二章:一种本真能在的此在式的见证,决心

第三章:此在的本真整体能在与时间性之为操心的存在论意义
 
第四章:时间性与日常性

第五章:时间性与历史性

第六章:时间性以及作为流俗时间概念源头的时间内状态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800 語言、文學類]] [[Category:810 文學總論]]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