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孤愤》柳亚子诗词

增加 4,95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孤愤》</big> ''' |- | File:QoYBAFxBnLWAdyd9AAHefHGRtWA277 s.j…”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孤愤》</big> '''

|-

| [[File:QoYBAFxBnLWAdyd9AAHefHGRtWA277 s.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kfzimg.com/G07/M00/48/BA/qoYBAFxBnLWAdyd9AAHefHGRtWA277_s.jpg 原圖鏈接][http://book.kongfz.com/12648/1127277645 《孤愤》]]]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孤愤

文学体裁:
诗词

创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柳亚子
|}
'''《孤愤》'''是柳亚子所作的一首诗词。
==诗词原文==

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

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

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

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作者简介==

[[柳亚子]],原名慰高,字稼轩,号亚子。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6/1226/c85037-28977241.html],毛泽东与柳亚子诗文唱和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12-26 </ref>
柳亚子,原籍北厍大胜村,1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柳亚子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宣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随即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读书。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时还加入光复会,在吴淞口外轮上谒见孙中山。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组织反清团体文学南社,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他曾到临时总统府任秘书,因不习惯于军政机关生活,三日即辞职,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取政权,他感觉国事不可为,惘然返黎里,纵情诗酒。写了大量诗歌。[[File:P12 b.jpg|缩略图|居右|[http://xmwb.xinmin.cn/xmwbzone/zjj/resfile/2013-03-15/06/p12_b.jpg 原圖鏈接][http://xmwb.xinmin.cn/xmwbzone/zjj/html/2013-03/15/content_6_2.htm 柳亚子]]]


1926年6月,出席国民党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在会场痛哭以示抗议,并中途退会,返回黎里。

1945年10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晤。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

1948年,柳亚子与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秘书长。

解放后,他历任[[中国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柳亚子一生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余首。<ref>[http://www.minge.gov.cn/n1/2017/1128/c415576-29672338.html],柳亚子的诗词情缘 民革中央网站,2017-11-28 </ref>

文学特点
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 、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

[[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革命派的英勇斗争使柳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气,这一斗争的多灾多难的历程又使他的诗具有沉郁苍凉的风格。辛亥革命后,柳亚子的诗歌主题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的批判。五四运动后,他的创作转入了新时期,一直歌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柳亚子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箸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南社纪略》,编有《南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有《柳亚子集》。<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0926/c85037-25742109.html],柳亚子被毛泽东辩证的妙论折服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9-26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18,6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