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田丛豁

增加 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临床经验针灸心得漫谈==
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由于个人经验和习惯的不同,无论哪种方法,运用得当都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我在临床中是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配合呼吸、迎随、深浅、轻重四法,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病证、不同穴位(主要是穴位所在的部位),施以不同手法。如四肢穴多用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配合迎随补泻;背部、腹部穴位,往往是几种补泻手法配合运用,头部和四肢末端之浅表穴,则多用呼吸补泻,如鼻衄针上星吸气泻之,崩漏针隐白呼气补之。
另外,针刺治疗要特别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要求进针均匀而有力,刚柔相济。针灸医生应练好气功,气随手出,以心通经行气,以意念治病,要善于候气和催气,应做到进针后,患者感到重则重如磐石,轻则轻如羽毛。留针与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之长短,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治疗杂证、慢性病,宜留针30分钟到l小时为好。
治疗急性病要快要准,治疗慢性病要妥要稳。总之,治病不可急于求功,从根治末,虽慢亦非不好。认证后贵在守方,无论用针用药都有后效,因此治慢性病时,医生要有信心、耐心,切忌变法更方过频。<ref>[https://bbs.iiyi.com/thread-2701100-1.html 临床经验针灸心得漫谈],爱爱医,2015-12-24</ref>
 
 
另外,针刺治疗要特别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要求进针均匀而有力,刚柔相济。针灸医生应练好气功,气随手出,以心通经行气,以意念治病,要善于候气和催气,应做到进针后,患者感到重则重如磐石,轻则轻如羽毛。留针与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之长短,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治疗杂证、慢性病,宜留针30分钟到l小时为好。
治疗急性病要快要准,治疗慢性病要妥要稳。总之,治病不可急于求功,从根治末,虽慢亦非不好。认证后贵在守方,无论用针用药都有后效,因此治慢性病时,医生要有信心、耐心,切忌变法更方过频。<ref>[https://bbs.iiyi.com/thread-2701100-1.html 临床经验针灸心得漫谈],爱爱医,2015-12-24</ref>
==治疗耳鸣耳聋经验==
田丛豁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5中国针灸6杂志编委等国内外社会兼职,为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他195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52年拜朱琏、高凤桐等为师,并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学中研究班,自此从事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近60年。
笔者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要求,跟随田从豁教授进行学习、临床诊疗以及治疗资料的记录、整理工作。在将近3年跟随田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临床观察、记录的资料整理了部分田老师的临床经验,尤其是田老师在治疗耳鸣、耳聋方面,其方法很有特色,特此总结整理如下。
1 ''' 明确病因病机,治病必求其本,治法同中有异'''
耳鸣、耳聋虽然病理表现相似,但病因病机却大相径庭。田老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不同的病因病机需要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病机。有的患者是因为耳内异物或者寄生虫等导致的耳聋、耳鸣,需要耳科检查的配合,治疗上也要去除病因方可见效;因为外感风热,导致风热上扰耳窍,引起耳鸣耳聋症状,需要追问病史,治疗上以疏散风热为主;因为肝阳上亢,鼓动肝风上扰耳窍,引起的耳聋、耳鸣,治疗上以平肝熄风为主;因为肝肾亏虚,不能濡养耳窍,引起的耳聋、耳鸣,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所以治疗前必须首先明确病因病机。
2 ''' 病机虽然不同,但是也有共性,治疗异中有同'''
田老师认为,耳鸣耳聋虽然各有各的病因病机,治疗上也差异较大,但在病机和治疗方面是有一定的共性的。其一为局部经络的阻滞,局部经气的不畅。若局部经气通畅则病邪可以及时通过经络的运行而得到清除,故而不能罹患疾病。反观之即可知,一旦病邪聚集则局部气血郁滞是必然的。所以均需要进行疏通局部经络的治疗。另外,对于肝肾亏虚的病人,在滋补肝肾的同时,也需要针刺耳窍局部腧穴,以使局部经络通畅,水谷精微能够濡养耳窍。所以,疏通经络可以起到既能驱邪又能扶正的功效。其二为疏散局部风热。除了肝肾亏虚不能濡养耳窍的患者外(这样的患者一般均为老年,病程较长,病情逐渐进展,全身状态较差),其余的各种病因,从西医的角度看多会导致局部的炎性反应,从中医的角度看就是局部的风热之邪聚集。治疗上应该疏散局部风热。这一散一清,是多数耳鸣耳聋患者应该采用的共同治法。
3 ''' 局部针灸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整体治疗'''
在具体的治疗中,田老师常常在局部采用针灸治疗,因为针灸最擅长疏通局部经络,其疗效常常立竿见影。耳窍为一小窍,病邪一旦侵袭,则不易祛除。所以使用针灸疗法来祛除局部病邪。如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一次治疗效果即非常明显。针灸具体取穴常取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角孙、率谷、风池等。其中,听宫需要张口取穴,直刺;听会、耳门、翳风、风池等均可直刺;角孙、率谷采用顺经脉走行平刺。在应用针灸疏通局部经络后,配合中药调理整体的阴阳气血,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是滋补肝肾等治疗,田老师常常采用口服中药来进行调理。其常用方剂有:耳聋左慈丸、六位地黄丸等加减。中药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适当加减药味和药量,更加符合患者病情,符合个体化治疗的方法。
4 ''' 注重循经取穴,尤其强调取手足少阳经穴'''
在治疗耳鸣耳聋时,田老师特别强调远端取穴,尤其是手、足少阳经穴。手少阳经的循行“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拙”,“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经的循行“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可见,手足少阳经对于耳部的关系密切。所以,当取手足少阳经穴。常取的穴位有:液门、中渚、外关、阳池、支沟、天井、清冷渊、侠溪、足临泣、阳陵泉、悬钟、丘墟等。
5 ''' 强调苇管灸'''
田老师认为,灸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局部经络,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意义。在治疗耳鸣耳聋时,最常用苇管灸。其法将马口铁皮剪成树叶形,其柄端插入一根约3cm长的苇管中。施灸时将苇管插入患耳,在马口铁中放入艾绒,点燃艾绒,则其热力沿着苇管传入耳窍。可以疏通局部经络,改善局部循环。现在有的医生因为强调针刺疗法而忽视了灸法的作用,在笔者的临床观察中,灸法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在对耳鸣耳聋的治疗中,灸法治疗方式独特,作用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学习。
6 ''' 积极应用芒针治疗'''
田老师在治疗中也积极应用芒针治疗,其芒针可以长达1m。临床常见的是芒针刺督脉,其针从大椎穴刺入,沿着督脉向下,针入甚深。既可以泻邪热,又可以疏通气血、振奋阳气。田老师也常在膀胱经第一侧线及华佗夹脊穴施用芒针,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起到治本的效果。但是应用芒针时需要注意避免针尖走偏,造成气胸。这就需要谨慎细心和技术技巧的结合。
7 ''' 病案举例'''
患者张某,女,45岁,因连日劳累、睡眠休息不佳后突然出现双耳耳鸣,耳鸣如蝉,持续不停,听力减退,求治于田老。
当然,田老师在治疗中还很讲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配穴。在长期的针灸、中药结合治疗中,田老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见效快,疗效好。其当针则针,当药则药,针药结合,多种疗法结合的治疗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27/16/28698007_824532076.shtml 田从豁教授治疗耳鸣耳聋经验],个人图书馆,2019-03-27</ref>
 
==19张常用针灸处方==
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采用田从豁教授1970-2006年诊治的针灸门诊病历348份,总结田老临床常用穴方19个。但由于病历数有限,所总结的穴方不可能反映田老全部经验。
穴方中的手法为通过与田老交流、田老讲解并演示所总结。田老常用提插捻转补泻法,适当配合迎随、呼吸补泻法。提插法重插轻提为补,轻插重提为泻;捻转法拇指向前用力为补,食指向前用力为泻。提插捻转幅度一般不大,动作要轻柔,同时注意体会手下感觉,空虚者为未得气,过于沉紧则患者疼痛不适,应“如鱼吞钩饵”,患者感觉舒适为度。迎随补泻一般采用30一45°刺,顺经为补,逆经为泻;呼吸补泻则随患者呼吸进针、出针,即“吸内呼出”为补,“呼内吸出”为泻。
''' 下面将所总结的穴方报道如下:'''
1、利水除痹方取穴:水分、阴交、肓俞。主治:痹症日久、腹胀、腹水、浮肿等正气虚或水湿盛之证。加减:病久体弱加足三里;肝失疏泄加阳陵泉;肾阳虚衰加命门、肾俞;水饮凌心加心俞。手法:水分用泻法,阴交用平补平泻法,肓俞用补法。体会:利水除痹方最初为田老治疗痹症日久的经验用方,后逐渐用于腹水、浮肿等水湿较盛兼有正虚之证,亦取得很好疗效。因穴位距离脐部较近,临床运用时应注意严格消毒。
1,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