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于文虎

增加 3,99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于文虎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于文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于文虎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于文虎.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8E%E6%96%87%E8%99%8E&step_word=&hs=2&pn=1&spn=0&di=133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827080042%2C3829545835&os=1761230546%2C2543721726&simid=0%2C0&adpicid=0&lpn=0&ln=41&fr=&fmq=160326794177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3A%2F%2Fh.hiphotos.baidu.com%2Fbaike%2Fpic%2Fitem%2F0dd7912397dda14462f0c8d0beb7d0a20df486d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tpj4AzdH3F%25E9%25BA%25bE%25Em%25lm%25b0%25Eb%25ll%25bEAzdH3Fdccd8dd&gsm=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6%96%87%E8%99%8E/2552122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41年12月10日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苏州市
| 逝世日期 = 2001年08月28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于文虎'''(1941年12月10日-2001年08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火力发电专家<ref>[http://sdrc.iqilu.com/qlyc/qlys/20140625/2039504.shtml 齐鲁院士:于文虎 ],齐鲁网, 2014-06-25</ref>,[[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15425757.html 于文虎 ],中国工程院</ref>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ref>
[http://www.tsinghua.org.cn/xxfb/xxfbAction.do?lmid=4000359&ms=ViewFbxxDetail_detail0&xxid=4832 于文虎院士“振动”的升华],清华大学, 2004-04-16</ref>。

1966年于文虎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于文虎长期工作在电力生产第一线,从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运行及故障诊断工作。解决了多项大机组设计、制造及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

==人物生平==
1941年12月10日,于文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原籍江苏省[[无锡市]]。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08月28日,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于文虎长期工作在电力生产第一线从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调整、运行及故障诊断工作。解决了多项大机组设计、制造及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解决了东方电机厂制造的200兆瓦发电机定子的重大缺陷,获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负责解决了引进型300兆瓦机组因西屋公司设计错误而造成的发电机---励磁机异常振动的重大缺陷。在轴系现场平衡理论和方法方面有创造性贡献。与国外专家基本同时独立提出了"振型影响系数法",在国内首先将计算机应用于现场平衡,提出了挠性转子在现场"挠曲变形平衡"的原理及"轴系多平面多转速的同时平衡法",平衡启动次数约减为原方法的一半,且首次加重后震幅即可有大幅度的降低。首次提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振动故障诊断系统可需的知识范围,包括振动频谱、幅值及相位变化特性、机组结构以及与各种运行参数的关系等。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大型火电机组性能与振动远程在线分析与诊断系统",可对各种故障作出快速的诊断分析并对运行参数优化。

===荣誉表彰===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yuwenhu2392565.html 于文虎 ],无锡当代人物网</ref>。

==社会任职==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力发电分会气轮机专业分会委员。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参考来源==
[[Category:科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