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银雀山汉简

增加 5,132 位元組, 3 年前
出土文献
银雀山汉墓2号墓出土竹简内容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计有32枚。<ref>[http://www.langya.cn/langyazt/1390/1442/1446/201212/t20121203_154388.html 惊世大发现——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琅琊新闻网</ref>
 
==竹简的内容==
银雀山1号墓出土竹简中有传本书籍和古佚书,古佚书占大部分。由于简本与传本的篇章分合不尽相同,故两类有交错的现象。
 
有传本的书籍包括:
 
《[[孙子兵法]]》(即《孙子》十三篇)及其佚篇。简本除《地形》篇外,其余12篇文字均有发现。但与简同出的篇题木牍残片上,在《九地》篇题前书有《口形》。传本《孙子·九地》前一篇为《地形》,木牍的《口形》当即《地形》,由此看来,简本《孙子兵法》应是十三篇足本。佚篇共4篇,《吴问》篇记吴王与孙子关于晋国六卿军事、政治制度的问答。《黄帝伐赤帝》、《四变》、《地形二》3篇是分别对《行军》、《九变》和《九地》部分内容的解释与发挥。
 
《[[尉缭子]]》共5篇。简本与传本《尉缭子》相合的原共6篇,其中《兵令》一篇收入《守法守令十三篇》。简本与传本《尉缭子》的《兵谈》、《政权》、《守权》、《将理》、《原官》5篇文字相合。
 
《[[太公]]》共14组,可分3类。《汉书·艺文志》道家下著录。1~7组为第1类,见于传本《六韬》者,《文韬》4组,《武韬》3组。8~13组为第2类,均为《群书治要》、《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曾加称引而为传本所无的佚文。14组为第3类,是一些零散残简,其简式、字体与第1、第2类相似,简文又提及文王或太公望,据此当属简本《太公》残简。
《晏子》共16章,散见于传本8篇之中。其中第10、第11两章传本都分别析为两章。
 
佚书类包括:
 
《[[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简本共16篇。第1至第4篇记孙子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确定是孙膑书。第16《强兵》篇也记孙膑与齐威王的问答,但可能不是孙膑书的本文,故暂附在书末。第5至第15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其文体、风格与《孙子兵法》及其佚篇不相类。这些篇中的“孙子”以指孙膑的可能性为大,因此,亦定为孙膑书。
《[[守法守令十三篇]]》。共10篇,是以篇题木牍为线索整理出来的。其中《守法》、《守令》两篇不易划分,暂合为一篇。《上篇》、《下篇》疑即简本《六韬》,因无直接证据,这两篇暂缺。《守法》篇的内容与《墨子》论守城之法的《备城门》及《号令》等篇相似。《要言》篇文字多韵语,为格言之汇集。《库法》、《市法》、《田法》、《委积》等篇记述土地、市廛、库藏、赋税的法制。《王兵》篇内容散见于《管子》的《参患》、《七法》、《兵法》、《地图》等篇。《李法》记处罚官吏之事。《王法》记王者之道。《兵令》篇简式与《守法》篇同,与《尉缭子》各篇简式不合,其内容与传本《尉缭子》之《兵令》篇合。
 
此外还有:《[[地典]]》,《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下著录。《唐勒》,为唐勒、宋玉论驭赋。《定心固气》、《相狗》、《作酱》等杂书。论政和论兵的文章。如《十官》、《五议》、《务过》、《为国之过》、《起师》等40余篇。阴阳、时令、占候之书,如《曹氏阴阳》等10余篇,等。
 
银雀山2号墓边箱南端底部出土竹简32枚,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简册基本完整,每简长69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历谱]]》以十月为岁首,是迄至二十世纪发现的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古代历谱。所记的晦朔干支,订正了自宋代《通鉴目录》以来有关诸书的错误。
 
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六韬]]》、《[[尉缭子]]》、《[[晏子]]》等书,自唐宋以来就被疑为后人假托的伪书。此次发掘证实了以上书籍在西汉前期已经传世,并非后人假托的伪书。《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证实了《史记·孙武吴起列传》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的记载。
 
《[[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即《孙子兵法》)和《齐孙子》(即《孙膑兵法》)。《[[隋书]]·经籍志》中《齐孙子》已不见于著录。唐宋以来认为《孙子兵法》是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而成书的,或以为是后人伪托的,或以为世无孙武其人,兵法为孙膑所著。《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被发掘出来,使这个长期存在的疑问得到解决。
 
银雀山汉墓竹简所载史实与传世史籍有不同之处,如《[[史记]]·孙武吴起列传》记载齐魏桂陵之役比较详细,但根本未提及庞涓。至十三年之后马陵之役,方谓庞涓自杀,魏惠王的太子申被俘。简本《[[孙膑兵法]]·禽庞涓》谓孙膑擒庞涓于桂陵,与《史记》显然矛盾。从已有材料来看,孙膑擒庞涓确有可能在[[桂陵]]而不在马陵。
==保护==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