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原铁路

增加 14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京原铁路.jpeg|有框|右|<big>京原铁路</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5/a2661c844e4741c8840357ccbe8a73f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1054178_10028481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京原铁路 ''' 是一条连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首都 [[ 北京 ]] 市与 [[ 山西省 ]] 中北部城市原平市的单线铁路。线路途经北京市西南部的丰台区、房山区,河北省西部的涞水县、易县、涞源县,山西省东北部的 [[ 灵丘县 ]] [[ 繁峙县 ]] [[ 代县 ]] [[ 原平市 ]] ,自石景山南站起至原平站止,全长418.64公里。
线路在石景山南站与丰沙铁路接轨,在原平站与 [[ 北同蒲铁路 ]] 接轨,是北京枢纽唯一经晋北地区直接通往太原枢纽的干线铁路,由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铁道兵修建用于战备,1971年10月完成铺轨,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全线共设50座车站,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绝大多数保留客运业务并保留各站停的旅客慢车。
出于防护需要,平型关以东约280公里的线路沿拒马河沿岸山体修建,共筑隧道及棚洞130余座(其中1000米以上长隧道26座),100米以上大桥20座。十渡—野三坡区间25公里路段桥隧毗连,修建难度不亚于同时期的 [[ 成昆铁路 ]] ,铁道兵伤亡惨重。
铁路途经环北京贫困带、 [[ 太行山 ]] 连片特困带及晋北特困带,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差, [[ 城市 ]] 发展水平低。本线开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沿线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重要车站及经行列车==
本线沿线较重要的车站有 [[ 燕山站 ]] (毗邻燕山石化厂区,四等站)、 [[ 良各庄站 ]] (石油编组站,二等站)、 [[ 十渡站 ]] (位于十渡风景区,四等站)、 [[ 野三坡站 ]] [[ 百里峡站 ]] (位于野三坡风景名胜区,四等站)、白涧站(区段站,三等站)、涞源站(三等站)、 [[ 灵丘站 ]] (三等站)、 [[ 五台山站 ]] (位于五台山风景区,四等站)、 [[ 繁峙站 ]] (三等站)、 [[ 代县站 ]] (三等站)、 [[ 原平站 ]] (一等站)。
截至2019年1月,本线只有4对图定旅客列车,分别是K601/602次列车( [[ 北京 ]] [[ 太原 ]] )、K603/604次列车(北京— [[ 运城 ]] )、6437/6438次列车( [[ 北京西 ]] —大涧)和8817/8818次列车(灵丘—太原)。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京原铁路所穿山区地质极其复杂,地层多有断裂构造,岩石挤压破碎,易于坍塌。沿线地震烈度为6至8度。沿线河流常年流水,不通航,洪期水猛流急,涨落幅度大;支流一般为为间歇性河流。沿线气候受西北高压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多雨, [[ 冬季 ]] 干冷少雨,平均气温11.8至6.8摄氏度,最高气温40.5摄氏度,最低 [[ 气温 ]] 零下28.2摄氏度;平均年降雨量490至740毫米。
===重点工程===
京原铁路的主要工程有永定河特大桥,全长836米,为全线最长桥梁;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 为20 为[[20 纪70 纪]]70 年代中国国内最长的 [[ 铁路隧道 ]] [[ 平型关隧道 ]] ,全长6190米,隧道出口标高1250米,是全线的最高点。
==建设规划==
据2019年1月2日北京 [[ 城市铁路 ]][[ 投资 ]] 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的消息,对于贯穿房山并连接十渡等风景区的京原铁路, [[ 北京市 ]] 已与铁路部门达成一致,未来将会推进市郊铁路京原线的建设工作,正进行前期研究。未来,市郊铁路京原线开通后,将沟通西南部与中心城区,成为通勤快速通道,并成为沿线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的通道,也将成为山区“生命线”。
2019年12月12日, [[ 北京市发改委 ]] 举行城南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实施进展媒体解读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郊铁路副中心线西延及京原线正在进行方案论证。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788,8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