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提洛同盟

增加 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提洛同盟 ''' (Delian League)成立于公元前478年,是 [[ 希腊城邦 ]] 组成的一个联盟,成员在150个至173个之间,由雅典领导。在波斯第二次入侵希腊的最后阶段,希腊在普拉提亚战役中获得胜利后,为了继续对抗波斯帝国而成立此同盟。同盟的名字来源于官方会议的地址 [[ 提洛岛 ]] ,议会在岛上的神庙内召开,财产也保存在这个岛上, [[ 伯里克利 ]] 于公元前454年将这些财产转移到了雅典。
在这个同盟成立后不久,雅典开始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同盟的海军。这种行为经常导致 [[ 雅典 ]] 和同盟内其他弱势成员之间产生冲突。而斯巴达并不乐见雅典扩张霸权,建立了 [[ 伯罗奔尼撒联盟 ]] 与提洛同盟对抗。在公元前431年,两大同盟爆发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04年,提洛同盟战败而解散。
==背景==
[[ 希波战争 ]] 根源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后对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特别是爱奥尼亚)的侵略,波斯帝国发现爱奥尼亚难以统治,最终决定在爱奥尼亚地区的每个城邦内安插一名僭主。希腊城邦过去常受僭主统治,这是衰退的专制政府的一种形式。公元前500年, [[ 爱奥尼亚 ]] 反抗波斯暴君的时机似乎已成熟,酝酿已久的紧张局势最终被米利都的暴君阿里斯塔格拉斯的行为点燃,爆发公开叛乱,为了在公元前499年一次损失惨重的波斯支持的远征远征后自救,阿里斯塔格拉斯选择宣布米利都成为民主国家。这也引发了爱奥尼亚其他地区类似的反抗,波及到多丽丝和伊奥利亚,是“爱奥尼亚起义”的开始。
希腊城邦雅典和 [[ 埃雷特里亚 ]] 也加入到了由阿里斯塔格拉斯引起的这场斗争中,在他们唯一的战役季节(公元前498年)期间,也促成了对波斯萨第斯地区的首府进行掠夺和烧毁。在这之后,爱奥尼亚起义持续了五年(没有了其他外在援助),最终被波斯帝国完全镇压。然而在此之后, [[ 波斯 ]] 国王大流士大帝做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尽管已经成功压制了这场起义,还要继续对支持这场起义的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施加惩罚。 [[ 爱奥尼亚起义 ]] 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流士帝国的稳定,如不加以解决,希腊主要城邦地区还将继续对波斯形成威胁。大流士大帝以侵略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为开始,计划完全征服希腊。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波斯两次入侵希腊,而多亏了 [[ 希腊 ]][[ 历史学家 ]] ,将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写入历史。第一次入侵希腊,波斯帝国占领了色雷斯, [[ 马其顿 ]] [[ 爱琴海群岛 ]] ,并摧毁了埃雷特里亚。然而,在公元前490年这次入侵以雅典在 [[ 马拉松战役 ]] 中的决定性胜利而告终。就在这两次入侵之间, [[ 大流士 ]] 大帝去世,战争的责任落到了他儿子薛西斯一世的肩上。
在公元前480年, [[ 薛西斯一世 ]] 亲自领导了第二次入侵希腊战争,带领了大量(尽管经常被夸大)的陆军和海军前往希腊。在两个同时进行的 [[ 温泉关战役 ]] 和阿提密西安海战中,选择抵抗的希腊人(“同盟军”)被打败了。除了伯罗奔尼撒半岛外的希腊其他地区都落入了波斯人的手中,波斯人试图一次完全终结同盟军,但在非常关键的萨拉米斯战役中战败。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同盟军集结了当时最庞大的希腊军队,在普拉提亚战役中击退了波斯入侵军队,结束了这次入侵以及其对希腊的威胁。
据说,同盟军的舰队在与 [[ 普拉提亚战役 ]] 同一天的米卡勒战役中,打败了士气低落的波斯舰队的残兵剩将。这次战役标志着波斯帝国第二次入侵的结束,希波战争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希腊反击阶段。在米卡勒战役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再次发动起义,而波斯人已无力阻止。同盟军舰队开到了仍受波斯控制的色雷斯 [[ 加利波利半岛 ]] ,包围和占领了塞斯托斯。在第二年的公元前478年,同盟军派出军队去占领拜占庭(现在的 [[ 伊斯坦布尔 ]] )。这次围攻取得了成功,但是斯巴达的将军普萨尼亚斯的行为疏远了许多同盟军,最终导致鲍桑尼亚将他召回。
128,3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