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CIM-10导弹

增加 12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CIM-10导弹 ''' [[ 英语 ]] :Bomarc)导弹是唯一由美国空军部署的 [[ 防空导弹 ]] ,其他的系统都是隶属于 [[ 美国陆军 ]] 。波马克是两家参与研发的公司的缩写:波音(英语:Boeing)与 [[ 密歇根 州|密歇根]] 航太研究中心(MARC)。
[[ 波马克导弹 ]] 的外型如同飞机一般,也曾经拥有F-99/IM-69/IM-99的编号。导弹平时是水平储存在大型发射箱中,当发射命令下达之后,发射箱会向两边分开,发射架将导弹举升到 [[ 垂直 ]] 角度,同时开始对 [[ 液态燃料 ]][[ 火箭 ]] 加力器灌注 [[ 燃料 ]] ,当燃料灌注完毕之后就会发射。
==历史==
波音公司在1946年开始研发 [[ 地对空导弹 ]] 系统,在4年当中一共试射超过100枚各种火箭, [[ 美国空军 ]] 在检视波音的测试结果之后,决定给该公司一项合约,用以研发 [[ 无人拦截机 ]] (当时对防空导弹的称呼),这项计划的标号是MX-1599,设计需求是一款使用 [[ 冲压发动机 ]] ,携带核子弹头,拦截由高空入侵美国本土的轰炸机。
1951年美国空军将F-99的编号赋予波马克导弹。隔年开始一连串的飞行测试,测试的重心放在液态燃料的加力器上,这个加力器会将导弹加速到冲压发动机点火的 [[ 速度 ]] 范围。1955年2月,才开始将冲压发动机合并一起测试。当年8月,美国空军改变规定,将导弹的编号更换为IM-99。整个计划进行到1957年,才能够开始测试导引系统,不过测试结果尚称顺利,美国空军也在当年年底宣布IM-99A导弹进入量产阶段。1959年第一批 [[ 导弹 ]] 宣布成军服役。
波马克导弹的加力器使用液态火箭燃料,必须在起飞前需要花费两分钟灌注到燃料箱中,而冲压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极为敏感,曾经引发多起意外事件。当固态火箭开始实用化之后,美国空军力极着手改进的方案,改用 [[ 固态 ]] 火箭加力器,这也就是IM-99B。第一次试射是在1959年5月,可是当时加力器的设计然有问题,直到隔年7月才有办法展开第一次全程飞行测试。除了发射前的准备 [[ 时间 ]] 缩短以外,另外一个额外的好处是固态加力器占据的空间较小,使得冲压发动机的燃料储存空间能够提升,最大射程从400公里增加到710公里。
1963年美国空军再度更换导弹编号为CIM-10,此时使用液态燃料加力器的CIM-10A逐渐被B型取代,不过面对 [[ 洲际弹道导弹 ]] 时代的来临,波马克导弹反而显得大而无用。到1969年大多数的发射基地已经关闭,1972年所有系统都自美国空军退役。剩下来的导弹改装成高速飞行靶弹,供美国各军种作为测试之用。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