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九连城之战

增加 26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九连城之战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506/442f5599b6ff41fa94d7318315d7b05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3381739_81058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九连城之战'''(又称鸭绿江之战 [[日语]]:鴨緑江作戦)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场陆战。9月15日,[[清朝]]陆军在[[平壤之战]]战败。17日[[黄海海战]]又失利。东北边境告急。九月二十一日,[[李鸿章]]任命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北洋军务,令率军由旅顺急赴九连城,代替叶志超任前方各军统领。当时清军集结于[[鸭绿江]]下游九连城一带,计有毅军、铭军、盛军、奉军、芦榆防军、黑龙江镇边军等70余营,近三万人。各军均归宋庆节制。宋庆当时已高齢74岁,头发花白,人称“白发将军”。宋庆本人英勇能战,但他“无调度,非大将材,且诸将骤禀节度,多不悦,故诸军毕集,仍散漫无纪律”。如“铭军”将领刘盛休早年为刘铭传所提拔,自恃身为提督,“既骄且惰,不听约束”。虎山位于[[瑷河]]与鸭绿江交会处,西隔瑷河与[[九连城]]相望。宋庆及诸将注重虎山阵地的防卫,马金叙四营守虎耳山为前锋,[[聂士成]]四营守栗子园为接应,刘盛休所部铭军八营驻九连城。但此番布置却忽略九连城上游安平河口的防卫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2449312 美国史八十九---鸭绿江战役与驱满兴汉 ],知乎</ref>
==过程==
十月二十五日凌晨三时半,日军准备进攻虎山清军阵地。日军为了过江,当夜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两座[[浮桥]],清军竟无察觉。日军第三师团主力业已渡江完毕,遂用加农炮向虎山守军猛攻。清将马金叙仅以五六百人独守虎山,但“顽强抵抗,毫无退却之色”。而驻守虎山边的聂士成军则背腹受敌,力战不支。宋庆见马、聂“兵单难支,势甚岌岌”,便派宋得胜和[[马玉昆]]率毅军步骑三千余人来援。日军方面,山县有朋再命立见尚文率第十旅团赴援。[[宋庆]]急令铭军出援,但[[刘盛休]]率铭军“铭军仅凭垒施炮,几番令其接应,仅至瑷河岸,未过河”,始终不出战。宋庆“几番令其接应”,竟拒绝赴援,抗命“不至”。其他各军也随之溃退。十月二十六日黎明,日军三路成扇面形逼近九连城。第九旅团长大岛义昌使命步兵第十一联队直攀城墙而入,始发现城内已无守军。原来,刘盛休趁夜间弃城而遁。日军竟不费一兵一弹占领九连城。宋庆等被迫率领清军分3路退往凤凰城、宽甸、岫岩一带。依克唐阿、倭恒额率部退往宽甸一带;丰升阿、聂桂林率部退往[[岫岩]] <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3/323126.html 鸭绿江江防之战的过程如何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趣历史,2019-03-12</ref>
[[Category:627 清]]
37,6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