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大白舰队

增加 31 位元組, 3 年前
除此之外,大白舰队的航行向美国及整个世界证明了美军在打赢美西战争并获得[[关岛]]、[[菲律宾群岛]]和[[波多黎]]各后,已成为重要的海上军事力量。然而,这并不是美国海军从那场战争后第一次对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跃跃欲试。1906年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调解法国与德国因第一次摩洛哥危机而生的纷争。在会议期间,罗斯福命令8艘战列舰继续驻扎在地中海。大白舰队表明,美国海军可以凭借海军力量的强大展示,和平地控制[[海洋]]。这也印证了海军上校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论鉴于[[日本]]在1905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大败俄国舰队后,一跃成为重要的海上军事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讲,大白舰队的部署是美国传递给日方的一个讯息:美国海军可以部署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即使是从大西洋的港口出发,也足以保护美国在菲律宾群岛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这个姿态利用了旧金山市的反日游行所造成的战争恐慌。罗斯福把这次舰队部署当作一次把美国公众的注意力从1907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中转移出来的机会,他支持和鼓励爱国主义,告诉美国人民他将给日本好好上一课,教会日本怎样“以礼相待”。 罗斯福的决定来源于对财政专家的信任,他们指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已经消耗尽了一切,至少在十年内,他们都没有能力应对其他战争和冲突。当美军舰队驶过[[太平洋]],日本的政界人士[[意识]]到,《罗脱-高平协议》确定的美日两国[[东亚]]势力范围和利益分配将不再有效,双方在东方的权力平衡已经开始改变。 这次航行也为美国提高舰队的海上作战能力提供了一次机会。美国国会在其通过的一份船只建造的拨款法案中指出,美国早期的船舶如奇尔沙治号战舰, 伊利诺伊号和缅因号,主要是用于海防。而之后建造船舶如弗吉尼亚号(和康涅狄格号时,美军吸取了[[美西战争]]的教训,把它们设计成具有“最大可行速度和最大活动半径”的船只。 它们是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战舰]]。尽管如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得到的经验有限。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249,52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