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96
次編輯
變更
遮帕麻和遮咪麻
,無編輯摘要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传说,不论是唱诗还是白话[[故事]],内容基本一致。故事讲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制服洪荒、创造[[人类]]、智斗邪魔腊訇而使宇宙恢复和平景象的过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寻常人家的护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动的主掌之神。《遮帕麻和遮咪麻》是一部叙述创世的长诗,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人类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状况。故事中的盐婆神话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2006年,遮帕麻和遮咪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218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遮帕麻和遮咪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f> 。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梁河县]]曹明宽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阿昌族人口有三万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九保、曩宋和陇川县户撒三个阿昌族乡。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中,要念诵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亲戚、娶亲迎候媒人时,要边歌边舞跳窝罗。开头的唱词为盘家谱,首先唱颂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创造了人类,使族人得以联姻并繁衍传承。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一种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古老宗教[[仪式]],1993年5月德宏州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将阿昌族节日名称统一为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三月二十日举行,节日时间两天。阿露窝罗节期间,在宽阔的舞场上竖立起节日标志,其顶部架设着一张弓箭,箭直指苍天,象征着遮帕麻用它来射落魔王腊訇制造的假太阳,青龙和白象代表吉祥如意。过节时,阿昌族男女老少都穿上鲜艳夺目的[[民族]]盛装,翻山越岭,汇集到舞场。先由“活袍”在标志前焚香念诵古老的祭词,杀一只红公鸡用以祭祀遮帕麻和遮咪麻。然后大家入场跳阿露窝罗舞 <ref>[https://www.zhwh365.com/article_1190.html 民族历史的歌——《遮帕麻和遮咪麻》 ],传统文化网,2013-12-19</ref> 。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