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于俊生

增加 52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于俊生
| 外文名 = Junsheng Yu
| 图像 = [[File:于俊 生1.jpg|缩略图]] |center|[httpshttp://baikeimage.baiduso.com/pic/v?q=%E4%BA%8E%E4%BF%8A%E7%94%9F/9979249/0/5366d0160924ab188beb158c37fae6cd7a890b8f?fr&src=lemmasrp&ctcorrect=single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E%E4%BF%8A%E7%94%9F/9979249?fr&cmsid=5259bf9ccd1e00476b574a750b64ba02&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0&id=c140d51d9998505d1e5a8f6084908788&currsn=0&jdx=0&fsn=aladdin 60 来自350搜索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l]]]| 图像说明 = 于俊生 |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58|08年8月}
| 出生地点 = 山东省惠民县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医生| 知名作品 = 《伤寒论方证辨析与应用》<br> 《痰瘀相关学说与临床》<br>《中西 结合诊治水肿与积液》}}<p style="text-indent:2em;"> 于俊生教授,男 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山东威海人。现任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总院副院长、青岛市中医医院院长、青岛市中医嗟来之食所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p style="text-indent:2em;"></p>
==研究领域==
<p style="text-indent:2em;"> 1、用谱学手段研究小的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机理;理解药物的化学过程和分子机理,探索生物分子的损伤及致病机理。2. 研究合成具有发射带窄、激发波长可调、发光效率高的半导体纳米发光粒子。将合成的纳米发光量子点作为生物分子探针,研究对生物分子的识别及检测。3. 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超高灵敏度的优点,研究生物分子的识别,并开展SERS光谱的定量方法研究。迄今合作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6篇,合作编著《仪器分析》教材一本。承担江苏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理科名牌课程创建项目及企业项目,南京大学985项目和学科发展项目。主持“仪器分析”国家精品课程和江苏省精品课程。<p style="text-indent:2em;">== 学术著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学术方面,着力于仲景学说、水气学说、痰瘀相关及毒邪学说的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50论文余篇;编著出版《伤寒论方证辨析与应用》、《痰瘀相关学说与临床》、《毒邪学说与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水肿与积液》、《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调补与忌口》等10余部专著。<p style="text-indent:2em;">== 个人评价 == <p style="text-indent:2em;"> 于俊生,2003年被青岛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局、市医学会评为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p style="text-indent:2em;">1958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现任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总院 <p style="text-indent:2em;"> 副院长、青岛市中医医院院长、青岛市中医嗟来之食所所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坚持“读书、临证、科研、写作”八字治学方针,潜心研究学问,努力临床实践。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学术方面,着力于仲景学说、水气学说、痰瘀相关及毒邪学说的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50论文余篇;10余部专著。 <p style="text-indent:2em;"> 临床上,致力于内科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肾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所总结出的“慢性肾炎从毒论治”、“早中期慢性肾衰治用和法”、“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等独特的学术观点,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p style="text-indent:2em;"> 所研制的“尿感康胶囊”“补肾排毒合剂”等制剂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他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并有6项获奖。其中,主持的“栝楼瞿丸治疗慢性湿热淋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复康饮却病延年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着包括山东省攻关课题在内的科研课题5项。== 参考文献 ==
2,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