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港口博物馆

增加 8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港口博物馆 ''' 位于中国 [[ 浙江省 ]][[ 宁波市 ]][[ 北仑区 ]] 春晓街道洋沙山风景旅游区,占地78亩,建筑面积40987平方米,是 [[ 中国大陆 ]] 首家大型 [[ 港口 ]] 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所在地。博物馆建筑由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 [[ 程泰宁 ]] 设计,外形取材于 [[ 海螺 ]] ,并结合风帆的外形,将海洋文化和港口文化结合。博物馆于2014年10月16日开馆,2018年9月成为 [[ 国家二级博物馆 ]]
==历史==
中国港口博物馆筹建于2008年。2009年12月,中国港口博物馆正式选址于北仑区春晓街道。2010年7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 宁波 市|宁波]] 基地确定与中国港口博物馆合建。7月29日,中国港口博物馆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正式奠基。2011年12月底,中国港口博物馆正式进场试桩,并于2013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博物馆于2014年9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并于10月16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建筑==
中国港口博物馆的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设计。建筑灵感来自海螺, [[ 建筑 ]] 东西长240米,南北宽120米,主体从海螺的外形抽象出一大一小两个螺旋体造型,分别作为港口博物馆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使用,并通过中间的走廊连为一体。海螺的上部为玻璃穹顶和 [[ 钢结构 ]] 风帆。建筑外表面为不规则螺旋形曲面,钢结构和混凝土节点之间的结构特点差异较大,这增大了建设的难度。由于博物馆位于海边,且容易受到 [[ 台风 ]] 影响,而风帆形状的建筑没有相应的建筑规范作参考,因而中国港口博物馆在设计时采用1:150的模型在 [[ 浙江大学 ]] 风洞中进行试验,以确定结构安全可靠。博物馆外部则铺设15000块钛金板,能够抵抗海风和盐碱 [[ 侵蚀 ]]
==展览==
中国港口博物馆设有6个常设展馆:中国港口历史馆、现代港口知识馆、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北仑史迹陈列馆、“水下考古在中国”陈列,展厅总 [[ 面积 ]] 接近10000平方米。
==视频==
112,4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