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368
次編輯
變更
王绍 (唐朝)
,無編輯摘要
}}
'''王绍'''({{bd|743年||815年|1月13日|catIdx=W}}),<ref name=LJ>[[:s: [[ 兵部尚书 ]] 王绍神道碑|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ref><ref>此从《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去世于“十一月晦日”。《旧唐书·宪宗纪》作去世于“十二月癸丑日”。</ref>[[唐朝]][[官员]]。
== 家世 ==
王绍本名'''王纯''',本是 [[ 太原 ]] 人氏,后为 [[ 京兆 ]] 万年人。<ref name=BT123>[[:s:旧唐书/卷123|《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三]]</ref>父 [[ 王端 ]] ,[[进士]],[[天宝 (唐朝)|天宝]]年间名士,官终 [[ 工部员外郎 ]] 。<ref name=NBT149>[[:s:新唐书/卷149|《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ref>王纯是王端的第三子,<ref name=LJ/>长兄 [[ 王绰 ]] ,为 [[ 道士 ]] ;次兄[[王纾]]。<ref name=QDY1>[[:s: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权德舆《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并序)》]]</ref><ref name=QDY2>[[:s:唐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改葬墓志铭(并序)|权德舆《唐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改葬墓志铭(并序)》]]</ref>
== 唐德宗年间 ==
王纯年轻时,因厚实为士人朋友所看重,[[吴兴郡]]守[[颜真卿]]器重他,<ref>颜真卿任 [[ 吴兴 ]][[ 郡守 ]] 在大历七年(772年)—十二年(777年)年间。</ref>取他名“纯”的意思,为他取[[表字|字]]'''德素''',奏授武康尉。[[萧复]]为[[常州 (江苏)|常州]][[刺史]],<ref>萧复任常州刺史在大历十二年(777年)闰五月—十四年(779年)年间。</ref>辟王纯为从事。王纯曾在约[[大历]]十三年(778年)与河南转运留后兼监察御史里行[[戴叔伦]]异地唱和, [[ 戴叔伦 ]] 曾作《暮春沐发晦日书怀寄韦功曹沨李录事从训王少府纯》。<ref>熊飞《戴叔伦年谱简编》,抚州师专学报,1993年3月第1期总第36期</ref>王纯后因丁继母忧而去职,丧满后,被累授[[殿中侍御史]]、江西观察推官。<ref name=LJ/>[[御史大夫]][[包佶]]领租庸盐铁事务,也以王纯为判官。因[[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作乱,江淮租输受阻,特改运路为自颍水入汴水。王纯奉包佶表文诣阙,到[[潼关]]时,正逢[[唐德宗]]西逃,王纯于是督率沿路输送的轻货(绢绫金珠等宝货),以兵剽掠刚被[[淮南节度使]][[陈少游]]烦重征税的江淮地区,<ref>[[:s:旧唐书/卷146|《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六]]</ref>走[[金州]]([[陕西]][[安康]])、[[商州]](陕西[[商洛]])一线,倍道经过[[洋州]](陕西[[西乡县|西乡]])赴奉天县[[行在]]。[[兴元]]元年(784年)五月,德宗亲自慰劳,说:“六军到现在还没有换上春服,我还在穿皮裘。”王纯俯伏流涕奏道:“包佶令臣从小路进奉轻货约五十万件。”德宗认为道路远、经费急,进奉不能指望。五日后,王纯所督的钱物江、淮缯帛等相继来到,得以救难,德宗深赖之,<ref name=BT123/><ref name=NBT149/>命先赏赐将士,然后才给自己制作衣衫。<ref>[[:s:资治通鉴/卷231|《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一]]</ref>
[[贞元 (唐朝)|贞元]]八年(792年)五月,王纯在 [[ 大理寺 ]] 丞任上参与祭祀刚去世的包佶。<ref>[[:s:祭秘书包监文|权德舆《祭秘书包监文》]]</ref>贞元年间,王纯为仓部员外郎。当时刚经历过兵灾和旱蝗灾,朝廷令户部削减官员俸禄,兼收茶税等各种杂税,以备水旱灾害。王纯上任后就获诏主判仓部负责这项工作,后迁户部郎中,于十三年(797年)二月判本部事务。后又迁兵部郎中,仍判户部。七月,超拜户部侍郎,赐金紫,又加[[朝散大夫]],十六年(800年)九月判度支。十八年(802年)八月,特迁[[户部尚书]]。<ref>[[:s:旧唐书/卷13|《旧唐书》卷一十三]]</ref>当时德宗亲自执政已久,[[宰相]]已形同虚设。德宗以王纯谨密,恩遇特异,约十二年(796年)王纯在户部郎中任上时,与其他宠臣权力已超过宰相,趋附者盈门;共主理重务八年,政事大小多咨询王纯决定。王纯未曾泄漏言语,也不自矜,<ref name=BT123/><ref name=NBT149/>为政中规中矩无所发明,<ref>[[:s:旧唐书/卷135|《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五]]</ref><ref>[[:s:新唐书/卷167|《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七]]</ref>其实狡险搜刮民财。<ref>[[:s:资治通鉴/卷235|《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ref>王纯曾邀请秘书郎[[李藩]],说只要相见就能任用他,但李藩没有应邀。<ref name=BT148>[[:s:旧唐书/卷148|《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八]]</ref><ref name=NBT169>[[:s:新唐书/卷169|《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九]]</ref>
十九年(803年)三月,王纯等五十五人奏议,请求:奉迁献祖、懿祖神主祔德明、兴圣庙,别增两室奉安神主;<ref>[[:s:权设幕屋为献懿二祖行庙奏]]</ref>请求于德明、兴圣庙垣内权设幕屋为二室,暂安神主;等增修的庙室完成了,再以礼迁祔神主入新庙;每至禘祫之年,各自于本室行飨礼。<ref>[[:s:陈设四室权安神主奏]]</ref>获淮。<ref>[[:s:旧唐书/卷26|《旧唐书》卷二十六]]</ref>从此[[唐太祖]]恢复了东向的方位。<ref>[[:s:新唐书/卷13|《新唐书》卷一十三]]</ref>
德宗曾问大臣的兄弟中谁可任用,左右说了王纾和[[韩皋]]之兄[[韩群]]。于是德宗擢王纾为右补阙。<ref>[[:s:新唐书/卷103|《新唐书》卷一百零三]]</ref>
== [[ 唐顺宗 ]] 、 [[ 唐宪宗 ]] 年间 ==
[[永贞 (唐朝)|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后,其宠信的度支盐铁副使[[王叔文]]开始夺王纯之权,三月,拜王纯为[[兵部尚书]],实为排挤。<ref>[[:s:顺宗实录二(起二月,尽三月)|韩愈《顺宗实录二(起二月,尽三月)》]]</ref>四月,皇子广陵王[[唐宪宗|李淳]](即后来的[[唐宪宗]])被改名[[唐宪宗|李纯]]、册立为[[皇太子]],王纯为[[避讳]]请求改名王绍。此举遭到时人非议,认为皇太子也是人臣,[[东宫]]属官改名避讳是应该的,不是其属官而改名则是谄媚,王纯此举不是以礼事上。李藩认为历代不识大体的大臣一旦坏了规矩就正不过来了,不足为怪。<ref name=BT148/><ref name=NBT169/>王绍表殿中侍御史[[元季方]]为度支员外郎。<ref>[[:s:新唐书/卷201|《新唐书》卷二百零一]]</ref>十二月,王绍被除授检校[[吏部尚书]]、东都留守、判都省事、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畿[[汝州]]都防御使。<ref name=LJ/><ref name=BT123/><ref name=NBT149/><ref>[[:s:旧唐书/卷13|《旧唐书》卷一十三]]</ref>
六年(811年)入觐,被征拜[[兵部尚书]],七年(812年)正月,权兼判 [[ 户部 ]] 事。五月,与判度支[[卢坦]]、盐铁使[[王播]]等奏请允许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换钱,禁止和约束贮藏钱导致钱不能流通的行为,<ref>[[:s:请禁私藏钱奏]]</ref>获淮。<ref>[[:s:旧唐书/卷48|《旧唐书》卷四十八]]</ref>但即使实施每千钱增给百钱的政策,也没有商人到来,钱重帛轻的局面也没有改观。<ref>[[:s:新唐书/卷54|《新唐书》卷五十四]]</ref>八年(813年)九月,奏请折籴(折价买入)粟,获淮。<ref name=CFYG/>九年(814年)十二月,王绍卒于长安永乐里家中,<ref>[[:s:旧唐书/卷15|《旧唐书》卷一十五]]</ref>赠[[左仆射]],益'''敬'''。<ref name=BT123/><ref name=NBT149/>十年(815年)八月四日,葬于万年县洪固乡,与其妻合葬。<ref name=LJ/>
== 家庭 ==
=== 祖上 ===
*高祖父 [[ 王景肃 ]] ,[[澧州]]刺史*曾祖父 [[ 王威 ]] ,德州司马*祖父 [[ 王思献 ]] ,襄阳令*父 [[ 王端 ]] ,因王纯显贵,得累赠[[礼部尚书]]<ref name=LJ/>*母李氏,城门郎 [[ 李韶 ]] 之女,累赠陇西郡太夫人<ref name=QDY1/><ref name=QDY2/>
=== 妻 ===
*赠西河郡夫人相里氏,故 [[ 河南 ]] 少尹知府事赠工部侍郎相里造的长女,卒于795年
=== 子 ===
三子:
#长子 [[ 王元泰 ]] ,曾任 [[ 门下省 ]] 典仪#次子 [[ 王元质 ]] ,剑南东川节度掌书记、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三子 [[ 王元弼 ]] ,曾任右威卫仓曹参军<ref name=LJ/><ref name=QDY1/><ref name=QDY2/>
=== 女 ===
#[[崔弘礼]]妻<ref>《[[全唐文补遗]]》</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