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亥

增加 17,21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朱亥 | 圖像 = [[File:朱亥.jpg|缩略图|居中|[http://p2.so.qhmsg.com/bdr/383__/t018934f3dd6ccfbb17.png 原图链接]]]}}朱亥,战国时 [[ 魏国 ]] 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 [[ 大梁 ]] (今河南 [[ 开封 ]] )当屠夫。 [[ 魏安厘王 ]] 十九年(公元前258年),因侯嬴的推荐,成了 [[ 信陵君 ]] 的上宾。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人物生平= 结识无忌 魏国的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厘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的为人,心性仁厚而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无论士人的才能高低,公子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敢因自己富贵而对人骄傲。因此,周围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来依附他,招来宾客三千多人。在那个时候,各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宾客多,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谋取魏国。 [1]  魏国有一位隐士名叫侯嬴,七十岁了,家境很穷,做大梁城夷门看守的小吏。公子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叫人去问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礼。侯嬴不肯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口德,纯洁操守,决不会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 于是公子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坐定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旧衣帽,径直走上车去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来窥测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驭马的缰绳,更加恭敬。 [2]  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肉市内,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跟我绕绕道去拜访他。"公子驾着车到街市上去。侯生从车上下来,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意长时间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但公子的脸色更加显得温和。 当时,魏国的将相宗室和宾客坐满堂上,等着公子来开宴;这边街市上人们都看着公子亲自执辔,跟随公子的骑马的卫士都暗中骂侯生。侯生看公子的颜色始终不变,才辞别了朋友上车。 [3]  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生让到上座,向每位宾客介绍,宾客都很吃惊。喝酒喝到痛快时,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举杯为他祝寿。 侯生借机对公子说:"今天我把您也难为够了!我不过是一个夷门看守,但公子亲自委屈车马,到人多广座之中迎接我,我本来不该再去访问别人,可是今天您却特意地陪我去拜访朱亥。然而我想要成就您的爱士之名,故意使您的车骑长时间地停在街市上,又去拜访朋友,借此来观察您,而您却越加恭敬。街市中人都把我看作小人,而认为您是长者,能谦恭下士啊!"酒宴完毕,侯生就成了公子府的长客。 [4]  侯生对公子说:"我拜访的那个屠户朱亥,这人是个贤人,一般人不了解他,因此才埋没在屠户中间。"公子几次去拜访他,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觉得他很奇怪。 [5]  窃符救赵 魏安厘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昭王已经攻破了赵国在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邯郸。魏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几次派人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请救。 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去救赵。秦王遣使者告诉魏王说:"我攻打赵国,很快就要攻下;诸侯有敢救赵国的,待我取了赵国,一定调动兵力先进功他。"魏王害怕了,派人去阻止晋鄙,叫他停止进军。暂驻在邺,名为救赵,实际是抱着观望秦赵两国形势的态度。 [6]  平原君派出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到魏国来,责备魏公子说:"我所以自愿同魏国结为婚姻,是因为您行为高尚,讲义气,能够解救别人的困难。现在邯郸早晚都要投降秦国了,而魏国的救兵不来,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抛弃我,让我去投降秦国,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公子很忧虑这件事,屡次请求魏王出兵,并让自己门的宾客辩士用各种理由去劝说魏王。魏王怕秦国,始终不听公子的请求。 [7]  公子自已估计,恐怕终不能得到魏王的允许了,他决计不独自苟存而使赵国灭亡;于是请求宾客们凑集了车骑一百多乘,要带着门客同秦军拼命,与赵国共存亡。走过夷门时拜门了侯生,把他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计划都告诉了侯生。以必死的言语告别而行。侯生说:"公子好好努力去做吧,我不能跟从您。" 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说:"我待侯生,礼貌也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现在我要去死,侯生却没有一句半句话送我,难道我还有没有做到的地方吗?"他又驾着车子回来问侯生。 侯生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要回来的啊。"他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闻天下。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只打算跟秦军拼命,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您还要这些宾客做什么用呢!可是公子您待我特别恩厚,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8]  公子向他连拜两拜,就向他请教。侯生于是遣开旁人,悄悄地对公子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于魏王的卧室中,她有机会能偷得兵符。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悬赏求子人报仇已经三年了。从魏王以下,想找到替她报杀父之仇的人,没有找到。后来如姬对公子哭泣,公子就派门客斩了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死力,决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如果一次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虎符,把晋鄙的军队夺到手里,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他的计划,向如姬请求,如姬果然盗得兵符交给公子。 [9]  击杀晋鄙 公子要走了,侯生说:"大将在外,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了对国家便利。公子即使合上了兵符,但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又去向魏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同您一道去。这人是大力士,晋鄙听从您,当然很好,如果不听,可以朱亥击毙他。" 于是公子哭了。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公子说:"晋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有威望的老将,去了恐怕不会听从,必定要把他杀死。因此我难受哭泣,哪里是怕死呢!" 于是公子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我。所以不报谢您,是因为小的礼节没有什么大用。现在公子有急事,这是我为您出死力的时候了。"于是就跟公子同行。公子拜辞侯生。侯生说:"我应该跟从您去,可是年老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您的行程,到达晋鄙军中的那一天,我面向北方自杀,用来报答公子!" [10]  公子出发到了邺地,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对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起手来看一看公子,说:"现在我拥有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是国家的重任。现在您却只身前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朱亥用袖中四十斤重的铁锤,锤死了晋鄙。 公子就统率了晋鄙的军队,约束兵士,下令军中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击退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1]  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边界上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和弓箭在前面给公子引路。赵王向公子再拜说:"从古以来的贤人,没有谁赶得上公子的啊!"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把自己与信陵君相比。公子与侯生告别,到达晋鄙军中时,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12]  魏王因公子偷了兵符,矫诏杀死了晋鄙而大为恼怒,公子自己也知道魏王会恼怒他。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以后,他就让部将率领大军撤回魏国,公子自己则与门客留在赵国。 [13] =艺术形象= 小说形象 在《东周列国志》中,信陵君回到魏国后,一时声名显赫,备受魏安厘王的器重。魏安厘王也一并赦免了朱亥擅杀晋鄙的罪过,将其任为偏将。 秦王见信陵君有合纵败秦之能,乃用蔡泽之策,遣使邀信陵君面会于秦,实则意欲擒杀。信陵君闻讯不肯入秦,故向魏王进谏,让朱亥奉璧使秦,魏王同意了。结果朱亥到秦国后,秦王不让朱亥返回,要求他为秦国效力,高官厚禄,应有尽有。朱亥不同意。秦王就把朱亥关进一个装有老虎的大铁笼子里来威胁朱亥。老虎看见有人被投进笼子,就猛扑过来。朱亥大叫一声“畜生,你敢!”那老虎吓得趴在朱亥的脚下,动也不敢动。秦王无法,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回去无望,就用头撞柱子,柱断而不死,于是用手扼喉,喉断而死。 [14]  影视形象 2008年《西风烈》 军舰饰朱亥 =人物评价=唐 李白《侠客行》:“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唐 高适《古大梁行》:“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唐王维《夷门歌》:“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明 许自昌《水浒记·遣讯》:“勇能挟荆轲之剑,义堪提朱亥之椎。” =参考资料=1.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3.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4. 《史记。魏公子列传》: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5.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6.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7. 《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8.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9.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0.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11.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12. 《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及平原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13.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14. 《东周列国志》:魏安厘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奏凯而回,不胜之喜,出城三十里迎接……赦朱亥擅杀晋鄙之罪,用为偏将……刚成君蔡泽进曰:“诸国所以‘合从’者,徒以公子无忌之故。今王遣一使修好于魏,且请无忌至秦面会,俟其入关,即执而杀之,永绝后患,岂不美哉!”秦王用其谋,遣使至魏修好,并请信陵君。冯谖曰:“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信陵君亦不愿行,言于魏王,使朱亥为使,奉璧一双以谢秦。   秦王见信陵君不至,其计不行,心中大怒。蒙骜密奏秦王曰:“魏使者朱亥,即锤击晋鄙之人也。此魏之勇士,宜留为秦用。”秦王欲封朱亥官职,朱亥坚辞不受。秦王益怒。令左右引朱亥置虎圈中。圈有斑斓大虎,见人来即欲前攫。朱亥大喝一声:“畜生何敢无礼!”迸开双睛,如两个血盏,目眥尽裂,迸血溅虎。虎蹲伏股栗,良久不敢动。左右乃复引出。秦王叹曰:“乌获、任鄙,不是过矣!若放之归魏,是与信陵君添翼也。”愈欲迫降之。亥不从。命拘于驿舍,绝其饮食。朱亥曰:“吾受信陵君知遇,当以死报之!”乃以头触屋柱,柱折而头不破。于是以手自探其喉,绝咽而死,真义士哉!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