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壳丘头遗址

增加 35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
壳丘头遗址在1991年4月17日获公布为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yichan/2010-04/08/content_19765373.htm 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福州先民历史从这开始(图)],中国网,2010-04-08</ref> ,类型为古[[遗址]]。2019年10月16日,壳丘头遗址以“壳丘头遗址群”之名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67处古遗址之一。
==简介==
壳丘头遗址是福建省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590~7450年。它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址地处山麓坡地,东距[[大海]]约3公里,北距大海不及1公里,是背风向阳的好地方,很适宜远古人类居住。遗址散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1985年福建省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1座墓葬 <ref>[http://fj.people.com.cn/ocean/n/2014/1229/c354245-23379965.html 平潭印象(二):青青壳丘头,悠悠海洋史],人民网, 2014-12-29</ref> 。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片标本。其中[[石器]]打磨兼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少量泥质陶。成型工艺以手制为主,兼有局部的轮制技术。陶器表面的装饰,具有加固陶和增添美观的效果,多出现在夹砂陶器上,泥质陶则多为素面。装饰方法,分为拍印、压印、刻划、戳点几种。烧成的陶器,依用途划分,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两类。[[生活]]用具数量较多,品种有釜、支脚、罐、瓮、壶、豆、盆、盘、碗;[[生产]]工具数量较少,品种为纺轮。
==与南岛语族的关系==
2017年11月9日《中国日报网》刊登〈中国学者找寻南岛语族的起源〉(Chinese researchers seek origins of Austronesians)报导,“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指称位于福建平潭的壳丘头遗址(Keqiutou ruins),发现了为数可观、跟台湾[[新北市]]八里区的[[大坌坑遗址]](Dachakeng ruins)所发现的工具相似的石斧;中国媒体人民网建议南岛语族发源地应该往“[[中国大陆]]”方向前去探索。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