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曾克林

移除 1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圖像 = [[File: 曾克 林(林1.jpg|缩略图center|[http://dangshi.people.com.cn/mediafile/201007/27/F201007271509279510265462.jpg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13~| 逝世日期 = 2007)男, | 國籍 = 中國| 别名 = </br>| 祖籍 = | 出生地 = 江西省 赣州市 兴国县 东村乡齐心村人, | 职业 = 全国政协委员| 毕业院校 = | 政治面貌 = | 主要成就 = 组建第一支 海军航空兵部 司令员(大军区副职待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 队</br>代表作品 = 《戒马生涯的回忆》,《曾克林 将军 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 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述》}}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 曾克林'''(1913~2007)男,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人,原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大军区副职待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国籍 中国 出生地江西省兴国县 出生日期1913 逝世日期2007  职业原全国政协委员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组建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 代表作品《戒马生涯的回忆》,《曾克林将军自述》 政治信仰共产主义 目录1人物介绍2生平3三次转身4辽沈战役馆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介绍==== 折叠 简历==
曾克林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七师二十一团连副政治指导员,第四师二十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第三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1934年10月随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
1945年9月15日,曾克林乘坐苏联驻长春最高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出的专机飞抵延安。当天下午中央政治局在杨家岭召开会议,并听取了曾克林的汇报,当晚又通过电报将情况报告给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据此,中央最终确定了"向北发曾克林曾克林 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最终促使我党我军及时快速地开辟了东北的大好局面,成为撬动我党我军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战略布局的一根重要杠杆。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副司令,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海军顾问。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时,他是唯一一位参加过海、陆、空三大军种将军,他身上浓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兵种向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发展的历史。
曾克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1]
== 折叠 挽联==
有一副挽联浓缩了曾克林将军的一生:
陆军有您空军有您海军有您建设海航更有您万里海空铭记您
== 折叠编辑本段 生平==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2007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2]
== 折叠编辑本段 三次转身==
组建空军航空兵混成旅
为了打破敌人的空中袭扰,夺取浙东沿海的制空制海权,1954年初,由华东空军、海军和浙江省军区联合组成了前线总指挥部,海军航空兵根据上级作战部署,在宁波机场组建了浙东前线对空指挥所,曾克林任指挥员,他调整了部队部署,组织部队进行训练,随时准备迎接战斗。1954年3月18日,国民党空军出动F-47战斗轰炸机六架,对我进行护渔的华东海军舰艇部队进行袭扰。曾克林接到舟山基地请求支援的电话后,立即命令六团出击。该团副大队长崔巍、中队长姜凯迅速驾机起飞,一举击落敌机两架,取得了海军航空兵首战胜利。
曾克林曾克林
1954年5月,曾克林又在宁波指挥部队参加了解放东矶列岛战斗,取得了击落敌机六架、击伤一架的战绩。接着,他积极贯彻上级关于"力量向南伸"的方针,指挥部队积极寻找战机,从1954年6月到12月,多次战斗起飞,又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各两架的战果。经过半年较量,浙东沿海的制空权已完全被我掌握,为解放一江山等敌占岛屿创造了条件。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武器装备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工兵、炮兵、装甲兵日益增多,并在战争中大显神威;空军、海军也在筹建中。我军开始了由过去的单一步兵向现代化的诸军兵种合成军转变。此时,曾克林同志顺时应势,服从组织安排,能上能下,先后从陆军转入装甲兵、空军和海军,并担任要职,创造了诸多"第一",成为我军高级将领向现代化转变的先行者之一。
== 折叠编辑本段 辽沈战役馆==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
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组任字【1986】36号)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人员合影
,任命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的全国政协委员曾克林为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领导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建设工作。曾克林同志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召开的全部四次会议,参与审定了建筑设计方案、陈列大纲细目、陈列艺术设计方案和《攻克锦州》全景画创作样稿,协助解决了资金不足等建馆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难题,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的顺利落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委员视察工地
出席建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委员视察工地
1986年7月10日,曾克林同志参加了在辽沈战役烈士陵园举行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时28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曾克林同志出席了典礼仪式。
2,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