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原臺南放送局

增加 6,80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原臺南放…”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原臺南放送局</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716000001/2331575cc95068ab643bca2a9301126de5634f90.jpg "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map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mapDetail&indexId=45126 圖片來自文化部iCulture]</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br>

'''別稱'''    南門電影書院<br>

'''公告日期'''  2001-07-16<br>

'''登錄類別'''  日治建築<br>

'''地理位置'''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8號<br>

'''建成年代'''  日本昭和七年(1932年)<br>
</small>
|}
</div>
'''原臺南放送局''',是當時日治時期全臺灣位處最南端的放送機構,播送範圍以臺南及高雄為主,統轄「放送所」和「中繼收信所」(位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即今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內)兩個單位,其設施類別最初為「官設」後改升為「官廳」,並受臺灣總督府所管轄。現為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
<ref>[http://www.94i.club/post/%E5%8E%9F%E5%8F%B0%E5%8D%97%E6%94%BE%E9%80%81%E5%B1%80 原台南放送局],94i-就是愛,2016-01-07</ref>

==資產簡介==
*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的臺南市市定古蹟,是[[臺灣日治時期|台灣日治時期]][[臺灣放送協會]]的六個[[放送局]]{{NoteTag|1=六個放送局分別設在臺北、板橋、臺中、臺南、嘉義與花蓮。}}之一{{r|傅}}。
*二戰後,臺南放送局於西元1945年10月18日由國民政府正式接收,幾經改制後由中廣接管,並編入組織改稱為臺南廣播電台,隨著時代的演進與設備的新增汰換,更能妥善發展廣播業。
*直至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臺,中國廣播公司除了肩負文化與文化廣播的任務,並於同年6月裝設短波基對外海外開播,名為「自由中國之聲」的廣播節目亦奠定了對外廣播的基礎。
*民國57年(西元1968年),中廣藉由調頻電臺的成立,將國內廣播帶入新紀元;民國76年(西元1987年)元旦,首先推出調幅立體廣播節目;民國83年(西元1993年)8月,中廣音樂網開始啟用數位化電腦播出系統,87年起,各頻道節目陸續兼以衛星與微波傳輸至全台各地。
*隨著都市環境變遷與都市重劃,中廣臺南臺在大南門「公八」預定地併入「臺灣府城大南門」古蹟區的條件下,於民國86年(西元1997年)遷出大南門公園,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由臺南市文化基金會進駐「原臺南放送局」使用至民國94年(西元2005年)9月。民國90年(西元2001年)7月,「原臺南放送局」經由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西元2012年)再利用為電影書院。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廣播事業由臺灣放送協會管理,設有五個[[廣播電臺]]與六個放送局{{r|傅}}。
*[[臺北放送局]]最早於昭和3年(1928年)開始播放,而最後設立的為昭和19年(1944年)才開始播放的[[中廣花蓮台|花蓮放送局]]。
*臺南放送局則於昭和7年(1932年)落成於臺南市[[桶盤淺]][[寧南門 (臺南市)|大南門]]遊園地內,其放送所與演奏所也位於此處,而中繼受信所則是位於台南市[[後甲]]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內。
*台南放送局的放送事業於1932年4月1日開始,呼出符號為「JFBK」<ref>{{Cite web|title=官廳用無線電信無線電話規則第一條第七號ニ依ル放送無線電話設施ノ件|url=http://ds3.th.gov.tw/ds3/app007/list3.php?ID1=0071031488a003|accessdate=|author=|date=1932-04-01|format=|publisher=台灣總督府府報|language=}}</ref>。
*在當時如果要收聽廣播,必須向臺灣放送協會提出[[收音機]]登記,並繳交月費{{r|傅}}。除了放送局外,有些城市的公園裡建有播音亭來公開廣播{{r|傅}}。

'''民國時期'''
*[[二次大戰]],臺南放送局由[[中國廣播公司]]接收作為臺南廣播電臺。
*1997年,中廣臺南臺遷出。2000年5月至2005年9月,為[[臺南市文化基金會]]的辦公處。
*2001年7月,由[[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r|遠}}。
*2010年1月開始古蹟修復工程,2011年底完工。2012年7月,臺南市政府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成立「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Tainan Film Center),定期安排播放各式節目。

==建築特色==
*該建築為臺灣建築進入[[現代主義]]的一個過渡期作品{{r|傅}}。
*其主入口朝向北邊,設有門廊,而在門廊之後便是玄關,於玄關兩側及二樓則是辦公空間與廣播空間{{r|傅}}。
*其建築材質為[[鋼筋混凝土]],外牆則貼上了不同顏色的面磚{{r|傅}}。外觀並未像一般公共建築予以對稱處理,頗似一棟帶有現代元素的洋風住宅{{r|傅}}。
*放送局門廊位於建築物中間,由兩根圓柱與兩根方壁柱支撐,屋簷部分則有托架承接出簷{{r|傅}}。主屋的一樓兩側開有長方形大窗,但窗角作成圓弧形;二樓東半部的東、北兩面開有長方形窗,而在大窗雨庇之上又開有圓形小窗,至於西半部的西、北兩面則開有八角形窗{{r|傅}}。而屋身部分則以東半部略為大些,屋頂也相對突出,四角攢尖,在尖頂之上還有裝飾{{r|傅}}。

==外部連結==
*[http://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57/%E8%87%BA%E5%8D%97%E5%B8%82%E5%8D%97%E9%96%80%E9%9B%BB%E5%BD%B1%E6%9B%B8%E9%99%A2-%E5%8E%9F%E5%8F%B0%E5%8D%97%E6%94%BE%E9%80%81%E5%B1%80-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原臺南放送局]

==註釋==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NoteFoot}}
</div>
==參考文獻==
{{reflist|refs=
<ref name="傅">{{cite book|author=傅朝卿 |title=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publisher=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location=台南市 |isbn=957-30880-4-5 |pages=227頁|date=2001年11月}}</ref>
<ref name="遠">{{cite book|author=遠流台灣館 |title=台南歷史深度旅遊 |date=2003-02-01 |publisher=[[遠流出版公司]] |location=台北市 |isbn=9573247984|pages=173頁}}</ref>
}}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