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起义门

增加 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起义门 ''' 原称中和门,位于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武昌区首义路与津水路交汇处,因在1911年见证了其脚下打响了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第一枪<ref>[http://www.huaxia.com/zhwh/whxx/2009/12/1683779.html 文化传承 首义精神连两岸],华夏经纬 , 2009-12-18 </ref>而蜚声中外。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武汉市人民政府斥巨资将起义门修葺一新,同时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风雨长廊、楚望亭、首义烽火 [[ 石刻 ]] 等景点,扩大为红色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中和门(现起义门),是武昌城九座城门之一。自公元223年 [[ 孙权 ]] 开始修建武昌城始,到清末武昌城已形成了拥有大东门(宾阳门,位于今大东门立交桥附近);小东门(忠孝门,位于大东门以北几百米处};武胜门(位于今得胜桥街口附近);汉阳门(位于今曾家巷附近);平湖门(位于平湖门水厂附近);文昌门(今武船北门所在地);望山门(今武船东门);保安门(位于今保安街);中和门(即今起义门所在地)的 [[ 城墙 ]] 体系。1911年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 [[ 熊秉坤 ]] 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1926年9月, [[ 国民政府 ]] 组织的北伐兵临武昌城下,由于城墙防卫坚固,久攻不下;北伐军胜利后,将城垣拆除,武昌城被毁,因纪念 [[ 武昌起义 ]] ,仅余下中和门。解放后,中和门历经战火几近塌弛。1981年, [[ 城楼 ]] 在原址修复, [[ 叶剑英 ]][[ 元帅 ]] 题写了“起义门”匾额<ref>[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9-15/2533417.shtml 武汉复建武昌首义起义门 叶剑英元帅曾题字],中国新闻网,2010-09-15</ref>。201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斥资将起义门修茸一新,以弘扬“辛亥精神”。
==辛亥烽火==
1911年10月10日夜,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熊秉坤在其驻地(武昌城南中和门附近)击毙了前来阻挠的清军军官,带领群龙无首的新军士兵冲入 [[ 楚望台 ]][[ 军械库 ]] ,在获得武装后攻破中和门、进入武昌。进而拉开了武昌起义、 [[ 辛亥革命 ]] 的帷幕。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