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0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圖像 = File:杜甫头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
{{Infobox person
| 姓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 圖像 = [[ File:杜甫头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2525957970&di=7af5cfeaddac38a6134afafd54442be9&imgtype=0&src=http%3A%2F%2Fwww.gongkaonet.com%2Fuploads%2Fallimg%2F200212%2F000TU0a-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ongkaonet.com/a/gushidaquan/2020/0212/248.html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5078.html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诗词文句网</ref>
作品出处;《东坡全集》
文学体裁;词
作者;[[苏轼]]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作品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苏轼的子1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xspic.com/img/111/91/154479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xspic.com/aihao/xingshushufa/154479.htm 图片来源]
File:苏轼的子12.jpg|缩略图|右|250px|[http://n.sinaimg.cn/sinacn09/227/w397h630/20180902/7692-hinpmnr7089634.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533721325_18570aced00100frne.html 图片来源]
File:苏轼的书法.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4f732f4bcefc784.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n/article/2369606_472532481.html 图片来源]
</gallery>
==作者简介==
[[File:苏轼图片-2.jpg|thumb|250px|有框|左|[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04/99aee2cfd60e4fb4827e9aeae1945a79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4224652_810268 图片来源]]]
[[苏轼]]<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1d96298374.aspx 苏轼 ] 古诗文网</ref>(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
==视频==
<center> '''《百家讲坛》 苏轼(一)人见人爱苏东坡'''</center>
<center>
{{#iDisplay:u0396d9axbk|780|460|qq}}
</center>
<center>'''苏轼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center>
<center>
{{#iDisplay:g3047hme95n|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 姓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 圖像 = [[ File:杜甫头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2525957970&di=7af5cfeaddac38a6134afafd54442be9&imgtype=0&src=http%3A%2F%2Fwww.gongkaonet.com%2Fuploads%2Fallimg%2F200212%2F000TU0a-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ongkaonet.com/a/gushidaquan/2020/0212/248.html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5078.html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诗词文句网</ref>
作品出处;《东坡全集》
文学体裁;词
作者;[[苏轼]]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词句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作品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苏轼的子11.jpg|缩略图|右|250px|[http://img.xspic.com/img/111/91/154479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xspic.com/aihao/xingshushufa/154479.htm 图片来源]
File:苏轼的子12.jpg|缩略图|右|250px|[http://n.sinaimg.cn/sinacn09/227/w397h630/20180902/7692-hinpmnr7089634.jpg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533721325_18570aced00100frne.html 图片来源]
File:苏轼的书法.jpg|缩略图|右|250px|[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4f732f4bcefc784.jpg 原图链接][http://www.360doc.cn/article/2369606_472532481.html 图片来源]
</gallery>
==作者简介==
[[File:苏轼图片-2.jpg|thumb|250px|有框|左|[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04/99aee2cfd60e4fb4827e9aeae1945a79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4224652_810268 图片来源]]]
[[苏轼]]<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1d96298374.aspx 苏轼 ] 古诗文网</ref>(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
==视频==
<center> '''《百家讲坛》 苏轼(一)人见人爱苏东坡'''</center>
<center>
{{#iDisplay:u0396d9axbk|780|460|qq}}
</center>
<center>'''苏轼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center>
<center>
{{#iDisplay:g3047hme95n|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