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增加 33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四川省北川县为纪念汶川大地震而设立的博物馆,以“永恒北川”为主题,由地震博物馆及组合服务区、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与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部分组成,初步预算总投资为23亿元左右,后经调整,保护项目整体投资下调至4.7亿元,纪念馆投资降至2.3亿元。纪念馆建于汶川地震中完全垮塌的北川中学老校区原址上。
整个项目由上海市援建,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主持单位,纪念馆于2013年5月9日建成开放 <ref>[https://www.sohu.com/a/395108534_120033789 来!“打卡”全国最具特色的防震科普馆(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搜狐,2020-05-14</ref>
==历史==
上海市组建的规划小组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主持单位,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为负责主体编制规划,并在2009年2月形成遗址保护区概念设计。按照概念规划,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由位于北川老县城的北川县城遗址保护区、位于任家坪北川中学废墟原址的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以及位于原唐家山堰塞湖的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部分组成。
2010年2月起,同济大学共提供36份博物馆设计方案,最终以“裂缝”为设计意象的蔡永洁教授主导设计方案被确定为最终方案。纪念馆设计建筑面积14280平方米,投资额2.3亿元人民币 <ref>[https://gongyi.qq.com/a/20101227/000007.htm 北川地震纪念馆明日开工 概算总投资2.3亿元],腾讯网, 2010-12-27</ref>
2010年12月28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工建设。2013年5月9日,纪念馆建成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原本计划里,北川中学遗址将被大量保留;但通过选择性保留建筑,并将教学楼遗址埋于圆弧形山包下并覆以草坪,原遗址对遇难师生家属在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被削弱,同时也暗合了中国“入土为安”的丧葬传统。原北川中学操场则使用矮墙围合,成为遇难师生家属及访客的祭奠场所。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