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威廉·戈尔丁

增加 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出生日期 1911年9月19日
== 人物简介== '''<big> 威廉·戈尔丁 </big>''', (William Golding,1911~ 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29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1940年参加皇家海军,亲身投入了当时的战争。1945年退役,到学校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 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3 == 人物生平 ==
威廉·戈尔丁1911年9月19日出生于英格兰西南角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开始写作。父亲是当地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学者,痴迷于求知和探索。其父对政治有极大的热情,相信科学。母亲是位主张女性有参政权的妇女。戈尔丁继承了父亲开明、理智的秉性,自小爱好文学。
晚年的戈尔丁过着从容优裕的生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88年赐予戈尔丁爵士荣誉。戈尔丁于1993年6月19日死于家乡康沃尔。
4 == 作品==
  '''<big> 代表作</big>'''
《蝇王》是戈尔丁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寓言式小说。它以著名儿童小说《珊瑚岛》 (1857)为小说的外在形式,典型地呈现了戈尔丁“人性恶”的思想观点。《蝇王》完稿后,开始时命运不佳,它曾先后遭二十一家出版社的拒绝,直到1954年才出版。然而使人意外的是,该书一经问世即获得极大的成功,立刻成为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中学、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深受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享有“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的地位,并曾在1963年和1990年两度被搬上银幕。作品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这一主题:文明的约束一旦放松;人类的原始本能就会暴露无遗。由于不敌大多数人的邪恶本性,少数坚持文明的儿童就成了无辜的牺牲品。然而,童年的天真一旦结束,人类天赋的智慧终将战胜邪恶。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