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21
次編輯
變更
大戴礼记
,無編輯摘要
==简介==
该书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 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诸侯 迁庙》、《诸侯衅庙》、《朝事》、《公符》等篇,记录诸侯礼制,可补《 仪礼》之阙。《五帝德》、《帝系》两篇载上古帝王世系,[[司马迁]]据以撰成《五帝本纪》,是探索史前史奥秘的珍贵文献。更有《 夏小正》一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 <ref>[http://lylr4953.blog.sohu.com/107040332.html 《夏小正》],搜狐博客,2008-12-22</ref> ,篇中被学者称作“经”的文字,据说传自夏代,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一年十二个月天文星宿、气象物候的认识,在[[天文]]史、气象史、[[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戴礼记》当初和《小戴礼记》(即《礼记》)并行而传。但《 小戴礼记》因得着[[郑玄]]作注而在唐代列为“ 经书”;《大戴礼记》却从此长期被冷落,多赖[[北周]]学者卢辩的注释得以流传。至[[清代]],《大戴礼记》方日益受到重视,陆续有学者进行整理研究。成绩卓著者,当推[[孔广森]]的《大戴礼记补注》和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
《大戴礼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汉书·艺文志》(第1709页)所著录的时代较早的杂集《记》131篇。然而,《大戴礼记》中有些篇章的撰写可能在《礼记》已经编纂成书之后,例如,《大戴礼记》第46篇篇首有一《礼记》第30篇的摘要;第41篇录自《礼记》第27篇;第52篇也包含《礼记》第24篇的部分[[文字]]。《大戴礼记》的多数篇章都是种种[[汉代]]以前和前汉文献中一些段落的仿制拼贴,比如,第71篇(《诰志》)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见于《逸周书》第58篇;《[[荀子]]》为《大戴礼记》第42、64、65、66篇提供了材料,此上诸篇也包含来自《淮南子》的零散段落;《大戴礼记》第46、48篇主要依据了贾谊(公元前201椙—169年)的作品;《淮南子》卷三和卷四的部分内容也为《大戴礼记》的第58、81篇所借用。最后,还应指出重要的一点,《大戴 礼记》第77篇,以及在较轻程度上第63篇都有赖于《周礼》。既然在《 仪礼》和( 周礼》的观点相左时,《礼记》总是赞同《仪礼》有甚于《[[周礼]]》,因此,我们对这些篇章是否和《礼记》源于同样材料就极为怀疑。
第49—58篇或者在篇题中出现[[孔子]]门徒[[曾子]]的姓名;或者在篇中记述他的教导和对话,因此,有人坚持认为,这些篇章源于现已失传的《汉书·艺文志》(第1724页)“儒家”类下所著录的 《曾子》18篇。在[[清代]]辑录的《曾子》佚文中也包括这些篇。但是,这些材料实际上不太可能是在《曾子》亡佚之前被借引的。《大戴礼记》中许多与曾子有关的篇章可以证明是采自其他文献资料 <ref>[https://www.xmedu.net.cn/guoxue/guji/1247.html 大戴礼记全文在线阅读],学习教育网</ref> 。其余的可能是汉代伪造的,目的在于利用曾子的名声来取得显赫声望和正统地位,以便有利于他们所拥护的教义。
==视频==
<center>{{#iDisplay:h06001rxh83|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