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天韵

增加 1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刘天韵 ''' (1907年-1965年),艺名十龄童,男,原籍 [[ 山东 ]] ,生于江苏吴江,中国 [[ 苏州 ]][[ 弹词 ]] 表演 [[ 艺术家 ]] ,原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团长。
==人物生平==
刘天韵自幼师从夏莲生,10岁学艺,艺名十龄童。17岁学说《三笑》,后又补学《落金扇》,注重研究 [[ 彩旦 ]] [[ 小丑 ]] 一类脚色的 [[ 表演 ]] ,擅唱“陈调”、“山歌词”等曲调。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说新书,唱新曲,演出的书戏《 [[ 小二黑结婚 ]] 》获得好评。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参加第一部反映现实生活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创作和演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贫农的形象。此外,改编演出了现代题材短篇曲目《孟老头》、《学旺似旺》,都受到群众欢迎;参加整理、改编并演出传统曲目《老地保》、《玄都求雨》、《三约牡丹亭》、《追丹》以及《义责王魁》等,均有较高成就,为传播苏州弹词这一 [[ 艺术 ]] 瑰宝作出了贡献。他经常注意观察生活,熟悉各种人物,虚心向同行请教,刻画人物生动逼真。他还塑造了《 [[ 林冲 ]] 》酒店的店小二、山神庙中的 [[ 陆谦 ]] ,《猎虎记》中的乐和,《三约牡丹亭》中的大踱、二刁,《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王魁负桂英》中的王忠,《王佐断臂》中的哈迷蚩等众多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以精湛的演技、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过说与演,体现人物性格的内心活动,做到形神结合,在长时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一套 [[ 现实主义 ]] 的表演方法。他的说表富于激情,并且能大胆地摒弃脱离书情、破坏人物形象的低级噱头,着力于塑造人物和组织情节,提高了书目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净化了舞台,深受听众喜爱。1960年7月23日在 [[ 中国文联代表大会 ]] 上为 [[ 毛泽东 ]] [[ 刘少奇 ]] [[ 周恩来 ]] 等中央领导演唱了《 [[ 林冲踏雪 ]] 》选曲,周恩来总理听了称赞唱词编写得好,唱得也好。刘天韵曾担任 [[ 上海评弹团 ]] 首任团长。1960年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1962年任 [[ 上海曲艺家协会 ]] 第一任主席和上海市文联副主席。1995年10月26~30日,为刘天韵诞辰90周年举办纪念活动,市文联副主席 [[ 吴宗锡 ]] ,市文化局副局长乐美勤, [[ 民盟 ]]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 王丹凤 ]] 等领导,出席了纪念活动研讨会并观看了有关演出。
==主要作品或表演节目==
[[ 三笑 ]] 》、《 [[ 落金扇 ]] 》、《 [[ 孟老头 ]] 》、《 [[ 学旺似旺 ]] 》、《 [[ 老地保 ]] 》、《 [[ 玄都求雨 ]] 》、《 [[ 三约牡丹亭 ]] 》、《 [[ 追丹 ]] 》、《义责王魁》等 ==参考文献==
129,5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