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张汝光

增加 1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张汝光.jpg|350px|缩略图|右|<big>张汝光</big>[http://kid.116.com.cn/9link/upload/2008/10/07/94B4BABD5190B07C341CBF0B9EB4FF35.jpg 原图链接][http://kid.116.com.cn/9link/files/4862.shtml 来自 天天在线 的图片]]]
''' 张汝光 ''' (1914~2000),原名张汝秀, [[ 河南省 ]] 渑池县张村镇荆村人。出生于贫苦 [[ 农民 ]] 家庭,1930年入伍到冯玉祥部队当看护兵,1931年参加 [[ 中国工农红军 ]]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人生经历==
1930年到 [[ 冯玉祥 ]] 部队当看护兵。“中原大战”后被南京政府收编,编入 [[ 孙连仲 ]] 的第26路军,1931年3月调往 [[ 江西 ]] “剿共”,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被分配至红3军9师军医处工作。
1932年1月,张汝光入中央红军军医学校学习,1933年3月留校工作。之后,先后调总卫生部工作、中央红色医院工作。不久,任卫生学校附属 [[ 医院 ]] 二所所长兼主治医生。是年秋, [[ 中央红军 ]] 一部入闽作战,张汝光奉命到 [[ 福建 ]] 宁化后方医院二所帮助工作。在 [[ 中央苏区 ]]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负责伤病员救治工作。
1934年10月,张汝光任红星医院第三所所长,带领100余人,用担架抬着60余名伤病员随中央红军 [[ 长征 ]]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任 [[ 红军 ]] 总司令部卫生所所长。
1936年5月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9月任红32军卫生部长,10月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并率领医护人员参加了 [[ 甘肃 ]] 环县山城堡战役的卫生医疗工作。
1937年春夏,部队暴发流感,张汝光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治疗并在部队开展卫生运动,对保护部队战斗力、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起到很大作用。 [[ 抗日战争 ]] 爆发后,张汝光任 [[ 八路 军120 军]]120 师医务主任。
1938年12月随部队赴冀中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协助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 白求恩 ]] 大夫制作被命名为“ [[ 卢沟桥 ]] ”的手术医疗用品驮架。使用这种驮架,仅用三四头牲口,就能载完为100名伤员做手术的全套医疗设备,提高了战地救治效率。针对平原地区游击战地救护工作特点,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开展伤员救治工作。率领医疗队先后参加平西、陈庄以及反击 [[ 山西 ]] 顽军等战役。
1942年9月任 [[ 晋绥军区 ]] 卫生部副部长兼医务主任。
1944年,担负 [[ 黄河 ]] 以东晋绥军区首长和直属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同时在兴县政府的帮助下,把各地有名的中医请来组成3个中西医联合诊所,并兴办民众医院,还在蔡家崖建立初步分科的医疗门诊部。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汝光率30多名卫生干部,随同从 [[ 延安 ]] 赴东北的1000余名干部,到达沈阳,被任命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后为 [[ 东北民主联军 ]] )卫生部副部长、西满军区卫生部部长。
1946年7月秀水河子战斗时,正值数九寒天,为了不让伤员受冻挨饿,张汝光动员和组织群众力量,及时解决几百名伤员的食宿问题,后又动员、组织留用的 [[ 日本 ]] 医护人员和地方医护人员为伤病员治疗,开创了西满地区卫生工作新局面。
194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东北野战军 ]] 西线卫生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参加了辽沈战役的医疗保障工作。在锦州作战中张汝光发出“村村设医院,家家做病房,人人当看护”的号召,除急需手术的重伤员留在基地医院外,其余大批伤员有计划地分类后送,使上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治疗和妥善安置。参与了 [[ 平津战役 ]] 和渡江战役的卫生医疗的组织领导工作。
1949年6月兼任华中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张汝光任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南军区武汉陆军医院院长,后任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
1952年,率中国卫生代表团赴 [[ 苏联 ]] ,进行了逾半年的 [[ 医学 ]] 研究、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干部培训以及药材管理考察,学习有益经验,为全国全军的卫生事业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1953年任 [[ 广州军区 ]] 卫生部部长。
1955年10月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 [[ 八一勋章 ]]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6年3月任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 [[ 文化大革命 ]] ”中,遭受 [[ 林彪 ]] 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1973年恢复工作,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1975年8月至1978年7月,兼任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积极拨乱反正,落实党的 [[ 知识分子 ]] 政策,恢复了几所军医大学的 [[ 教学 ]] 和科研工作。曾率领军事医学代表团到苏联、 [[ 罗马尼亚 ]]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考察访问。
1983年初离开一线工作岗位,还兼任国家爱卫会委员、全军科技装备组副组长等职务,继续为部队和地方的卫生事业工作。
1989年,荣获一级 [[ 红星功勋荣誉章 ]]
==视频==
59,3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