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人物 生平 ==德怀特·莱曼·穆迪(Dwight L.Moody,1837–1899年),美国传道人。1871年,他与作曲人兼唱诗者艾拉·大卫·桑基(1840–1908年)开始同工,两人一起在美国和英国带领复兴大会。他们编辑了数本广受欢迎的福音赞美诗。桑基曾在《我的一生与福音赞美诗的故事》(1906年)一书中介绍了他们的工作。
德怀特·莱曼· 穆迪出生于 [[ 马萨诸塞州 ]] 的北田(Northfield)。他没怎么上过学,便出来在波士顿当了一名鞋店推销员。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推销员后,他于1856年定居芝加哥。1860年,他放弃职业,成为一名没有薪酬的传教士和平信徒传道人。他创办的一所主日学校最终招收了一千名学生,发展成伊利诺伊街教堂,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慕迪纪念教会的前身。
童年的他,个性粗犷、倔强、喜欢开玩笑,也很骄傲自负,做学徒时就想做一个赚十万元的成功商人,在波士顿上主日学后信主,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开始时他一方面邀请青年人去聚会,又参加探访,散发单张,另一方面自告奋勇地请求教主日学。但是校长说他们只有十六个学生,竟已有十二个教员,如果他想教的话,就得自己找一班学生。于是下一个主日,他从街上找十八个“野孩子”。把他们交给别的教员以后,自己到外面再去多找,他买一匹小马,每主日骑马出去请学生参加主日学,有人叫他傻瓜,有人钦佩他的热心,他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拉夫”的天才。
后来 慕 穆 迪和二个助手,用市政府的大会堂办自己的主日学,还是请街头孩子合作,其中有一长大以后做了芝加哥邮政局长,最后做美国陆军总司令。他们为预备聚会须要打扫,在他认为这和管理学校一样的是为神忠勤。他的学生增到一千五百人,他有了新教员,他不怕坏孩子,有一个十五岁的“蛮牛”,爱吵闹捣乱,被他抓到小房间锁上门,重重的教训一顿,这孩子后来很快地信了主耶稣。有一个学生的哥哥听说慕迪影响他的家人信主,写信恐吓要把慕迪痛打一顿,想不到回家时染了伤寒, 慕迪却去看他,结果化敌为友。他遇过很多类似的事,起初喜欢主日学人数多,但后来则着重于他们的得救。林肯当总统之后,曾去参学,并给学生们恳切的训勉。
在慕迪教主日学的时候,他还同时经商,后来内心起了重大的挣扎,他决定放弃商业,全力服事神,第一年全年收入虽然很少,他毫不后悔,宁愿抛弃每年数千元的进款,去过清贫的生活,好从事主日学和青年会的新事业,使之日后影响力巨大。当然这和好内助爱梅的劝告与帮助分不开的,爱梅是慕迪的主日学同工,她劝慕迪走窄路,生性好静,忠贞而漂亮,婚后住在简陋的屋里,不但不埋怨,并多方安慰其夫,说明世上幸福非金钱华屋,默默帮助写信管帐,从不出风头,难怪慕迪离世前轻声对她说:“你是我的好妻子。”可见慕迪一生是如何爱其妻子。
由于信主的人数激增,贫苦的初信者去华丽的教堂感到不自然,所以就成立固定的礼拜堂。他虽在百忙之中,从不忽略个人布道,每天起码对一个人讲耶稣。有一天夜晚,他问一个靠在路灯杆上的人是不是基督徒,这人发怒握拳想打他,叫他休管闲事。想不到三个月之后,这人在寒冬早晨找他,说自己想做基督徒,因为从那夜之后,他内心一直没有平静。
美国发生南北战争,就是 [[ 林肯 ]] 发动解放黑奴的战争时,他去到军队里面,向士兵传福音,因为这时战死的人很多,使他既感到救人灵魂的迫切,又收集了许多故事,对将来讲道大有帮助。战事平息以后,他访问病人,筹建青年会堂,以及许多通讯事务,使他一天没有五分钟时间安静准备讲章,所以感到心灵困乏,后来因他夫人患病,医生嘱他们作一次海上旅行,他们就访问 [[ 英国 ]] ,会见大布道家司布真,和信心度日的莫勒先生,而得极大的帮助。他从一位儿童布道家一连数日讲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得到启示,立志每晨四点钟起床祷告,读圣经,以神的话为一切能力的泉源。从英国得新灵力回来后,发觉福音信息虽大有感力;如果配上动人的音乐唱出,就像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他蒙神重用,神也给他预备一位音乐家孙盖与他同工,有一次在他讲“好牧人”的信息时,孙盖把火车里偶尔拾起来的一首圣诗,从心中配上曲谱立刻唱出,成为著名的“主寻亡羊”歌,使许多会众感动,悔改信主。孙盖本在政府任高薪之职,后辞去职务,用全部时间在聚会里唱诗服事主,吸引很多人来听道,成了美国宗教史中最光荣的一页。他觉得教堂所用的诗集和他们使用的不同,就想出版自己的诗集,起初出版商不肯发行,但他自己出钱印刷,以后销路奇佳,赚到百万美元,他本可受之无愧的取用,但却让别人用来在芝加哥建造一间礼拜堂。
虽然他已经蒙神重用,仍有三位虔诚的姊妹代祷,提醒他需要圣灵的能力,他谦卑的追求,在出席圣经会议时,他说:“这世界还在等待着神寻找一个肯完全奉献给他的人,好借着他行出奇事。”他好像以赛亚一样的说:“主啊,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在他离世以前说:“当你们看到报纸上慕迪逝世的消息时,不要相信,因为那时我是跨进永生不死的住所,带有一个不被罪沾污、并像主耶稣一样的荣耀身体。”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36/n8p907880d.html 德怀特·莱曼·穆迪]2020-05-09 来源: 名人简历网</ref>
==信仰与服侍经历==
在内战期间(1861-65),他的事工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不断的扩张。他的主日学事工发展成为独立教会,而他在青年会的事工也拓展到大卫营。他不断的穿梭在军营之间,使无数军兵心灵得到安慰,也使得这四年之间,一股爱国和爱基督的热潮同时兴起。在1862年8月28日,他与英国出生的艾玛丽薇(Emma Revell)结緍。当时慕迪才25岁,而艾玛也只有十九岁。在内战期间,她随着慕迪四处宣教,成为他最大的帮助。 1867年,因艾玛罹患了气喘病,慕迪便陪同艾玛回到英国去,这是他首次到访英国。在那里,他认识了司布真和莫勒。在1866到1869年间,慕迪被提升为芝加哥的基督教青年会会长。也在他的任内,完成第一座基督教青年会的大楼──法威尔大厅。1870年,慕迪与桑奇组成布道团,并持续合作二十九年之久。1871 年的10月8 日,慕迪在法威尔大厅布道会中,邀请在场的参加者,回去检视自己与基督的关系,并邀请下次回来献身。但因当晚芝加哥发生空前大火,把青年会的所有建筑都一 同吞灭了。1875年10月31日,慕迪在可容纳七千人的克勒蒙街溜冰场,举行第一个全城的布道会。只因到场人数太多,只得规定只许非基督徒进场,而当晚 约有一、两万人无法进场。往 后的二十年,慕迪和桑奇在美国各地,以及欧洲举行多次奋兴会,参加人数难以计算。到1886年,慕迪回到芝加哥,并成立芝加哥宣教会。初期他们只能进行家 庭探访或在帐幕中举行崇拜。到了1889年,宣教会人数逐渐增多,便购地建堂和学校。慕迪找来叨霍博士担任校长,在慕迪逝世后,该校便更名为“芝加哥慕迪 圣经书院”。
后来他访问英国,听大布道家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讲道,到布利斯托尔城参观慕勒(George Muller)的孤儿院,从他的凭信心度日得极大的帮助,立志每晨四点钟起床祷告。
自1872年至1892年,慕迪的足迹走遍英美各大城,复兴的火开始燃烧 [[ 大西洋 ]] 两岸。1893年芝加哥举行世界博览会。慕迪抓住机会召开布道大会,蒙恩得救的人,以千数计。<ref>[https://www.mingyantong.com/jianjie/100054 德怀特·莱曼·穆迪简介]2020-05-09 来源: 名言通</ref> ==经典语录/名句== 暗处最能反映一个人真正品格。 原文:Character is what you are in the dark. ==參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宗教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