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
次編輯
變更
艋舺龍山寺
,→歷史
*[[台灣日治時期]],龍山寺部分空間被佔用作為[[學校]]、[[軍營]]以及臨時辦公處所。<ref>可見李乾朗,《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11,頁27。</ref>1919年,龍山寺[[住持|方丈]]福智法師見到寺宇老舊破損,空間又被佔用,於是將他為四方[[檀越]][[做功德]]積蓄的七千餘圓捐出,組成「龍山寺重建事務會」。此舉震驚臺北仕紳,獲得大量善信響應,如[[神明會]]「武榮聖母會」捐出土地1,000[[坪]](今[[艋舺公園]]),[[辜顯榮]]則捐出四萬圓並成為「重建事務會董事長」。最後龍山寺共募得175,895.9圓,隔年(1920年)即聘請當時頂尖的石匠師[[辛亞救]]、大木匠師[[王益順]]展開重建,為今日龍山寺樣貌的基礎,不過該寺大殿在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毀,戰後才修復。
*1985年8月19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ref name="部">{{cite web |title=公告資料 |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19 |website=國家文化資產網 |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accessdate=2020-02-24 |language=zh-tw}}</ref>
*戒嚴時期,龍山寺成為台北重要民主活動、黨外人士政見發表之舉辦地,素有「[[民主聖地]]」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