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甘茂

增加 3,34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甘茂'''({{bd||?|?||catIdx=G甘}}),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
'''甘茂'''({{bd||?|?||catIdx=G甘}}),[[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

曾在下蔡监门[[史举]]就学,习百家之说。后通过[[张仪]]、[[樗里疾]]的引荐到[[秦惠文王]]处。秦惠文王对其颇为满意,遂拜之为将。[[周赧王]]三年(前312年),秦、[[韩国 (战国)|韩]]、[[魏国 (战国)|魏]]三国合攻楚,楚国大败。秦国佔领了楚国的[[汉中]],甘茂参与其中,辅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坂]]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息壤誓言==
西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当统帅,与[[魏国 (战国)|魏国]]联合攻击[[韩国 (战国)|韩国]],而令[[向寿]]为副帅。

甘茂徵得魏国同意后,派[[向寿]]回报秦武王:「魏国已同意出兵,但我认为无法出战。」武王纳闷,召回甘茂。等不及甘茂返都,便先到[[息壤]]等候。后来甘茂才向武王解释说:「韩国的[[宜阳]],名为一[[县]],实为一[[郡]],而今大王遣军攻击,面对重重的防御,又是千里行军,攻击的困难可想而知。从前,[[鲁国]]有一位与[[曾参]]同姓同名者杀人,别人告知其母,其母不信,安心织布。可是,等到第三个人告知其母时,其母不得不开始相信,扔掉织布梭翻牆逃走。我的贤能不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不如曾参之母。而打小报告的又不只三人,我恐怕大王最后会扔掉织布梭。又从前,魏侯[[魏斯]]指派[[乐羊]]攻击[[中山国]],围攻三年才攻破。回国后炫耀自己的功劳,魏斯把一个小箱子交给他,箱内全是诬陷和诽谤他的小报告。乐羊感激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君主的功劳。』我原是[[楚国|楚]]人,流落[[秦国]]担任[[客卿]],[[樗里疾]]([[右丞相]])、[[公孙奭]]([[左丞相]])拿韩国的事打击我,大王一定听信而命我撤退。那对魏国是一种欺骗,我也因[[公仲侈]]之故,受到恶名。」(公仲侈是韩国宰相,与甘茂是以前结交的好友。此句之意为甘茂害怕自己将受到「私通外国」陷害。)武王说:「我向你发誓,不听任何人的閒话,支持你到底,我们指天为誓。」于是,就在息壤[[祭天]]盟誓。

秋季,甘茂、[[庶长封]]分别担任统帅、副帅,率军进攻[[宜阳]]。

西元前307年,秦国远征军统帅甘茂包围韩国[[宜阳]],勐攻五个月不能攻破。果然,宰相[[樗里疾]]、[[公孙奭]]说出种种理由,认为宜阳是一个陷阱,会为秦国带来灾难。[[秦武王]]心情不安,下令召回甘茂,打算撤军。甘茂不做任何辩解,只回报一句:「[[息壤]]在那裡。」武王大悟说:「我当然记得息壤的誓言。」遂即大量增援,甘茂得到生力军后,再发动勐攻,杀六万人,佔领宜阳。韩国派宰相[[公仲侈]]前往秦国,请求缔结和约。

==家庭==
===孙===
*[[甘罗]]
===后人===
*[[甘宁]]
*[[甘卓]]

[[Category:战国人]]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