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烏日區

增加 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烏日區的工業在日治時代即奠定了基礎,相繼有碾米廠、糖廠、亞麻廠等工廠的設立。到了戰後,工業更加速發展,諸如:中和紡織廠、中興啤酒廠、永豐餘製紙廠等大型工廠的設立,加上小型工業區、家庭式加工廠、砂石廠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使烏日區的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伴隨工業發展而來的是各種污染問題,包括工廠排放水污染農業及民生用水、垃圾為患、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不但降低了居住的品質,也導致環保抗爭不斷。
位處於台中市、彰化縣及南投縣等三縣市的交界地帶。自從清領時期起,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藉著水運的往來,扮演著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除了集散鄰近地區包括南屯、霧峰、大里、南投等地的農產品,也成為中國商貨經由鹿港入臺後,運銷上述地區的轉運站。昔日的湖日村有所謂的「半路店」之稱,往來的商人絡驛不絕。在鐵路、公路陸續修築之後,本區的交通地位更形重要,除了是聯絡台中、南投、彰化的必經之地,更是南屯、霧峰、大里等地的消費、購物之所。當時最熱鬧的三民街,有各式商店林立,商業活動盛極一時。目前,烏日區已發展成台中市南鄰最重要的衛星區域。而高速鐵路設站及其相關交通運輸網絡系統的建立,更突顯烏日區在鄰近三縣市中,所佔據的交通樞紐地位。<ref>[https://www.wuri.taichung.gov.tw/ 臺中市烏日區公所網站]</ref>
==參考資料==
3,9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