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台湾一叶兰
,無編輯摘要
</div>
'''台湾一叶兰'''原产于[[台湾]],別名臺灣一葉蘭<ref>{{cite web|url=httpshttp://baikekplant.baidubiodiv.comtw/item%E4%B8%80%E8%91%89%E8%98%AD/%E5%8F%B0%E6E7%B981%BEA3%E4%B8%80%E5E8%8F91%B689%E5E8%8598%B0AD.htm|title=台湾一叶兰|date=2008-06-09|work= 百度百科認識植物}}</ref> 原产于、[[一葉蘭]]、[[台灣獨蒜蘭]]、[[獨蒜蘭]]、[[冰球子]]、[[台 湾灣慈姑蘭]]、[[山慈姑]]、[[珠露草]] , 、窗台蘭 喜生长于海拔1500~2500米高山,属球根类兰花,由[[日本]]人在[[阿里山]]首次发现,并于1911年命名为Pleione Formosalla Hayata.到1920年台湾一叶兰已扬名海外,到1975年,已先后6次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获奖,成为了一叶兰属中最亮丽的明星。 台湾一叶兰 是台湾特有种中高海拔树兰亚科植物,俗名台湾慈姑兰、 [[ 山慈姑 ]] ,于 [[ 阿里山 ]] 、 [[ 溪头 ]] 地区有相当数量的野生族群分布,也是知名的观赏植物。花期主要为春夏两季,入秋之后以球茎冬眠。
==基本信息==
==簡介==
根據文獻記載,台灣一葉蘭是隨著阿里山森林的開發,<ref>{{cite web|url=https://www.epochtimes.com/gb/9/3/27/n2476564.htm |title=台灣一葉蘭姿態優雅阿里山綻放|date=2009-03-27|work=大紀元}}</ref>於1909年4月由日人森醜之助在阿里山採得標本,送回日本後,由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植物分類學家早田文藏(Ha-yata)[[博士]],在1911年3月命名為Pleione Formosana Hayata。
後來,早田文藏於1914年3月與另一名植物採集者 [[ 伊藤武夫 ]] ,又在阿里山採到一葉蘭,由早田文藏補充記述形態特徵。當時日本人因認為一葉蘭具有像嘉德麗亞蘭一樣的大花朵,因而稱為“[[大輪珠露草]]”或“[[台灣珠露草]]”。
阿里山櫻花季自3月中旬展開以來,雖然花季要角吉野櫻因春雨摧折而退場,但 [[ 森林遊樂區 ]] 內的台灣一葉蘭盛開,一葉一花,非常奇特。
公元1912年,英國皇家邱(Kew)植物園的採集者[[威廉.普萊斯]](William Price)在[[宜蘭]]繃繃山採到一葉蘭的球莖,1914年將採得的球莖送回英國,請蘭花學者羅伯特.艾倫.羅爾夫(Robert Allen Rolfe)鑑定,羅爾夫以早田文藏發表的台灣一葉蘭有異,於是命名為P. pricei Rolfe。
過了20年,也就是公元1932年的冬天,日人福山伯明在 [[ 新竹 ]] 霞喀羅大山,採集到一種綠色的假球莖,與紫紅色的台灣一葉蘭不同,而且花朵為白色,認為是新品種的台灣一葉蘭,於是命名為P. formosana Hayata forma niva Fukuyama(雪白一葉蘭)。
台灣一葉蘭因花姿優雅,1920年首度獲選英國皇家園藝會獎,至1975年總共獲獎6次,但因受盛名之累而遭濫采的命運,早年國人曾大量採集帶花苞的假球莖外銷,使得一葉蘭瀕臨絕種的命運。
政府為了保護一葉蘭,於1992年3月12日在 [[ 阿里山事業林區 ]] 第30林班,也就是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阿里山森林鐵路眠月線支線,劃出面積51.89公頃的台灣一葉蘭保護區,由農委會林務局負責保育。
林務局阿里山工作站指出,台灣一葉蘭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嚴苛,由於棲地大部分缺乏土壤,因此除了降雨時,可短暫獲得水分之外,大部分時間是依賴空氣中的水汽維持生長,這也是為何一葉蘭喜歡生長在雲霧迷漫的檜木林主因。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较耐寒、极耐阴。生长适温为10~25℃ [2] ,而能够生长温度范围为7~30℃,越冬温度为0~3℃。
一叶兰为亚洲的特有植物,生长海拔高度介于 600~4200公 尺之间,原产于海拔 1,500~2,500 公尺森林苍郁山区的潮湿岩壁或树干上。原生地一叶兰着生于陡直岩壁或稀疏光可透入之林地,球茎埋于水苔或腐叶内,或着生于倒伏树干上,三~四月开花,每朵花寿命 1~2 星期,花期约一个月。
'''【国内分布】'''<br>
福建、江西、台湾、浙江。一叶兰为亚洲的特有植物,分布范围西从尼泊尔中部起,向东延伸至台湾,北由中国中部起,向南延伸至缅甸西南、泰国北部及寮国,遍及夏季季风地带,而云南是分布的中心。
台湾一叶兰为山原生兰之一,北自[[桃园]]插[[天山]],南达 [[ 屏东大武山 ]] ,均有他们的踪迹。台湾阿里山、溪头与[[梅峰]]等地,皆辟有保护区可供欣赏。
==主要价值==
'''病虫害防治'''
一叶兰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和疫病,虫害主要是象鼻虫。
*[[炭疽病]]:6—10月是炭疽病发病高峰期,它特别好发于高温多湿的环境。炭疽病常从叶尖或叶缘的受伤组织侵入,形成近圆形淡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斑外缘具有黄晕,病斑内则常见黑褐色的同心轮纹。种球一旦感染便会形成近圆形深褐色的斑点凹陷。防治方法应在种球贮藏前及定植前,用50%扑克拉1000倍浸渍消毒30分钟,或在生育期间以每月喷1次50%扑克拉锰可湿性粉剂4000倍、24.9%待克利乳剂3000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疫病]]:疫病常见的病征为叶片的水浸状斑,周围有黄色晕环,然后逐渐扩大成为水浸状。病斑会向上下部位扩展,造成叶片黄化脱落与全株凋萎。病原菌主要靠雨水传播,尤其是夏季降雨,通风又不良的环境下更易发生。防治方法可在定植的介质中,每盘混拌2~5克5%灭达乐粒剂;或每月定期喷施1000ppm亚磷酸2—3次用以预防。若已发病,可于初期施用66.5%普拔克1000倍、33.5%快得宁1500倍及25%依得利1000倍。
*[[象鼻虫]]:台湾一叶兰最大的害虫是 [[ 象鼻虫 ]] ,雌虫在产卵前,通过口器在球茎上刺一个管状洞,将卵产在内,使种球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虫孔;幼虫头部发达,能在球茎中蛀食,有的甚至在根内钻洞为害;到成虫后,会泌丝质与寄主植物的纤维相伴,作茧化蛹,使种球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时可采用益达铵、培丹或加保扶粒剂洒播。田间象鼻虫多来自萎缩的母球,因此采收后应及时集中烧毁母球,避免母球的田间传播。
==相关资料==
'''【植物价值】'''<br>
台湾一叶兰那柔弱的身躯加上亮丽的花朵,让人见了无不为之惊艳,可惜的是,由于它的花形漂亮,加上身为兰科的一员,成为一些破坏自然者采集的对象,所以除了少数的保护区外,已经几乎不可能在野外看到它了。 它在台湾不知生长了 几千几万年,却在汉人来台四百年后,差点要与 [[ 福尔摩莎 ]] 告别,身为台湾的一份子,我们不禁要怀疑,我们对自然的亏欠还有多少。
==視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