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路评剧

增加 10,44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西路评剧</big> ''' |- | File:西路评剧.jpg|缩略图|居中|[ht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西路评剧</big> '''
|-
| [[File:西路评剧.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西路评剧

形成时间;1900年前后

发源地;宝坻、香河、三河等地

创始人;王殿佐、侯德山、挑帘红等

定名时间;1958年

代表人物;张淑桂

代表剧目;《花亭会》、《顶锅》等

|}

'''西路评剧'''由西路莲花落和十不闲演变而来,形成于1900年前后,被称为西路蹦蹦,始盛行于[[玉田]]、丰润(西部)、[[三河]]、宝坻、香河、[[平谷]]和蓟县一带,并流动演出于京、津以及京西、京南、东北辽沈一带。

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西路评剧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1958年,在中国评剧院挖掘传统"西路蹦蹦"时,正式定名为西路评剧。

西路评剧带有浓郁的京东特色,唱腔曲调奔放明朗并富有喜剧性,与[[唐山]]一带的东路评剧有着鲜明的区别。

自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进入北京后,西路评剧就日渐式微,后来无专业表演团体,只流传有大悲调、小悲调、蛤蟆调等十几种唱腔,且传承人已经屈指可数。

==历史渊源==

西路评剧的历史初步可划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莲花落;第二阶段彩旦莲花落;第三阶段北京蹦蹦(当时观众特别喜欢);第四阶段蹦蹦戏的衰败与消亡;第五阶段西路评剧。

莲花落又称"莲花闹"。据宋代《[[五灯会元]]》记载:"俞道婆尝随众参琅玡,一日闻丐唱莲花乐,大悟。""落"与"乐"音相近,民间常予通用。由此可见,莲花落这一艺术形式已有悠久的历史。

清代流行在北京周围、天津以西的通州、三河、宝坻、蓟县一带的莲花落为"西路莲花落"(亦称"单板书"或"竹板书")。它的活动形式,原以沿街乞唱为主。到光绪末年,因与"北京蹦蹦"相结合,吸收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定县秧歌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舞蹈等艺术营养,借助戏曲的分场形式,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地方小戏,并开始了一些班社活动。起初因行当不全,形式不够完整,又因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曾称其为"北京蹦蹦戏"与"两下锅班","东路评剧"兴起后,始称其为"西路评剧"。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金叶子]]、[[王殿佐]]等人拜[[北京]]莲花落艺人[[赵新桓]]为师。赵新桓(因其演出时在头上戴一抓髻,人称"抓髻赵")是领取清朝钱粮的汉军旗人,唱莲花落是"玩票",不为挣钱,就是喜欢,在京城演艺圈里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曾与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杨小楼]],一同进宫为[[慈禧]]太后同台演出过。有了[[赵新桓]]的支持,从北运河畔走进京城的农民艺人,开始在东安市场的小吉祥戏园演出。他们演出的《[[小姑贤]]》、《杨二舍化缘》、《[[顶锅]]》、《打狗劝夫》等剧目,带有浓郁的北运河乡土气息,内容通俗易懂,演唱生动活泼,很受市民大众的欢迎。

1899年,[[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

1911年,[[挑帘红]]、郭启荣、赵满堂一行十多人,应邀一路南下,到江浙和[[上海]]演出,把这种北方的乡土艺术传播到了南方。

[[File:西路评剧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12年至1917年,[[唐山]]的东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打开津门禁地后,当地艺人为竞技争芬把西路蹦蹦改称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地方特色活跃在津、京之间的农村阵地。

西路评剧的艺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思想上保守,艺术上缺少变革精神,没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剧目,渐渐由盛而衰。

20世纪30年代,"东路评剧"的诸多班社,芙蓉花、白玉霜、[[喜彩莲]]等名家,相继进入[[北京]],西路评剧抵挡不住这股潮流,渐渐在北京城里销声匿迹。有的西路评剧演员加入了东路评剧的班社。唐山蹦蹦戏则在不断变革中,成为评剧的主流。西路评剧没人再组专业班社。

解放后,[[中国]]评剧院曾请回西路评剧的部分老艺人,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但已很少演出。西路评剧的唱腔,只偶尔在个别剧目的唱段中出现 。

==艺术特色==

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

西路评剧的唱腔火爆、热烈、激昂、婉转、潇洒、痛快。演员的演唱,调门高亢、激昂、奔放、跳跃、舒展、传情,在板头、气口、润腔及嘴皮子功夫上颇见功力。

西路评剧的乐队伴奏只有大弦、横笛、鼓,镲、钹、手锣、梆子。其音乐特点,激昂高亢,跳跃性大,乡土气息浓厚,约有十五种板式:如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

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西路评剧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

==班社演员==

[[File:西路评剧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追溯西路评剧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三位农民艺人,他们为西路评剧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朝末年,京东冀州莲花落艺人"人人乐",莲花落名小生、宝坻人金叶子和艺人"拼命王"(王殿佐),他们三个一丑、一生、一旦,组成了莲花落班社,由郊区进入了北京城,到北京后,他们的腔调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创新,在吸收了河北哈哈腔、河北梆子和民间小调的基础上,按照字正腔圆、上挑下落、分平仄声等方法创出了西路评剧新腔调;再加上表演上的粗犷夸张,在热闹的东安市场一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当时的西路评剧在艺术上以金叶子为首,挂头牌。

[[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因为唱戏不惜力,人称"拼命王"。他在香河带出一批蹦蹦演员,如小秃(小包头)、小六头(小生)、[[韩温]](彩旦)、小老头(小生)、韩祥(小花脸、彩旦),三盏灯(旦,通县人)、李连坤(旦,通县人)、[[李文正]](花脸,三河人、二领(花脸,平谷人),范维时(青衣,京东牙牙山人)、[[范三]](小生,牙牙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鲁(小包头)、刘廷忠(小包头,宝坻人)、[[夏三]](大弦,顺义)等。

民国初年盛行时期,较有影响的班社有铁佛堂"王殿佐班"、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县"周墨清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姓陈)等。一般班社八、九个人,有"七忙八不忙"之说。最大的班十多个人,在农村街巷或赶庙会打地摊演出。较好的业余子弟会有香河的东口头、延福屯、高庄,武清县的桑园、大务、小五古庄等,这些子弟会多是高良田传授。

香河县商汪甸戏班、东马家窝戏班、谭家务戏班,均为王殿佐传授。

==代表人物==

1958年,[[中国]]评剧院挖掘恢复西路评剧后,[[张淑桂]]、[[刘淑萍]]等艺术家成为西路评剧的代表人物。

张淑桂是全面、系统、长期运用、并有所建树的西路评剧传承人,她汲取各流派之长,巧妙地将传统评剧与西路评剧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代表剧目==

西路评剧剧目多是生活小戏,如《[[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

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奎卖妻》等。

[[File:西路评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保护措施==

西路评剧是评剧剧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且已经极度濒危,理应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根据规定,申报传承人只能按行政单位来申报,而因为历史原因,[[张淑桂]]工作单位由国家级中国评剧院调到海淀区,且由于张淑桂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评剧的仅存的唯一传承人,然而张淑桂的人事关系在区里,就不能往上申报了,由于这一体制问题,所以西路评剧还不能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12月,西路评剧被收录到[[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月20日,以[[张淑桂]]为发起人的西路评剧研究会在京成立。西路评剧研究会将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研究和弘扬西路评剧文化,尽早将其申请为市级非遗项目;发现和培养西路评剧人才,为丰富繁荣[[中国]]评剧艺术做出贡献。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5233ueccf|480|270|qq}}
<center>西路评剧《孙继皋卖水》</center>
{{#iDisplay:y0552bhxrjn|480|270|qq}}
<center>华视文媒影视作品. 西路评剧《猜花名》刘疏桐 刘子慧</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