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緬甸玉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31oo00034741024qr966.jpg|缩略图|右|緬甸翡翠玉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6xb2rq.html] ]]
'''緬甸玉'''又稱[[翡翠玉 ]], [[ 緬甸玉石 ]] 主要產于[[緬北猛拱]]一帶,曾在我國的清末民初風行一時。由于[[緬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稱[[水種]]〉,光潔明亮。且好的翡翠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有很高的 保值和收藏價值,故而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緬甸玉]]這一叫法其實不確切。
翡翠產于與我國[[雲南省]][[德宏]]、[[保山]]毗鄰的緬甸。但據歷史記載,有"翡翠產于雲南用場副、永昌府"之說,這是由于當時的翡翠產地寶井,即今天的緬甸猛拱(又叫抹谷,Mogok)曾屬雲南[[永昌府]][[孟密宣撫司]]管轄之故,而[[永昌]]即為今天的[[保山市]]。在[[明朝]]時期[[北越南]]和緬甸北部均隸屬于雲南永昌府的密支那產玉區。<ref>參考網址 https://www.itsfun.com.tw/</ref>
翡翠名稱來源有幾種說法,一說來自鳥名,這種鳥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又名[[赤羽鳥]]),雌性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又名[[綠羽鳥]]),合稱翡翠,
所以,行業內有翡為公,翠為母說法。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 [[ 翡翠 ]] 」之名。
另一說「翠」在古代是專指[[新疆和田]]出產的[[綠玉]]「[[和田玉]]」, [[ 緬甸玉 ]] 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和田田綠玉區分,稱其為「[[非翠]]」,後漸演變為「[[翡翠]]」。<ref>參考網址 https://www.itsfun.com.tw/</ref>
根据2017年10年14日发布的《珠宝玉石 鉴定 GB/T 16553-2017》,翡翠密度:每立方厘米3.34(+0.11,-0.09)克,即翡翠密度的区间为3.25至3.45。按照统计数据来说,大部分的翡翠密度都是3.33克每立方厘米左右,所以一般鉴定证书会写3.33。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