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莊嵩

增加 3 位元組, 4 年前
著作
==著作==
民國五十七年(1968),三子[[莊幼岳]]編校其詩二百一十八首,出版《太岳詩草》。民國六十七年(1978),復集早年詩作六百首及詩鐘六十首,編成《太岳詩草補遺》。民國八十一年(1992),龍文出版社重印兩書,並影印莊嵩手稿《太岳詩草二集》,輯為《太岳詩草》上、下二冊。[[彭國棟]]評其詩:「多眷懷宗國之句」,五言詩「深得韋、柳遺意。」<ref>見彭國棟著《廣臺灣詩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4月)。</ref>李漁叔則謂其詩:「清健沉鬱,風調類南宋人,怨悱之情,一一傳諸篇什。初若無可遏抑,終則深制凝斂,如微風度簫,而忠憤耿耿,悉在耳目,使人低徊往復,挹之無盡。」<ref> 見李漁叔撰〈太岳詩草序〉,《太岳詩草》(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6月)。</ref>[[方子丹]]推崇其詩與[[陸游]]相較,「蓋今古愛國詩人之作為,一轍也。」<ref> 見方子丹撰〈太岳詩草補遺序〉,《太岳詩草》(下)(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6月)。</ref>以下詩作據龍文本《太岳詩草》,以及李漁叔選編之「太岳詩草」<ref>李漁叔曾選錄「太岳詩草」,刊於1954年《詩文之友》第三卷第一期至第三期。《中華詩苑》第十三、十四號至第五十號亦刊載「太岳詩草」(1956年2月至1959年2月)。</ref>,與臺灣大學圖書館所藏「霧峰林家頂厝捐贈之手稿」、《[[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臺南新報]]》、《 [[ 臺灣文藝叢誌 ]] 》、《櫟社第一集.太岳詩草》、《臺灣》、《[[詩報]]》、《東寧擊缽吟前後集》等報刊詩集輯錄編校,並依時間先後排序。(楊永智 撰)''' 
==[[七言絕句]]==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