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纹陶文化

增加 13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印纹陶文化 ''' 是指 [[ 新石器时代 ]] 晚期,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的 [[ 海南 ]] [[ 江西 ]] [[ 广东 ]] [[ 浙江 ]] [[ 安徽 ]] [[ 江苏 ]] [[ 福建 ]] 以及 [[ 台湾 ]] 等地的以印纹陶为特征的古代陶文化。它的延续 [[ 时间 ]] 也很长,一直到商周时期的遗址还有发现,而且流传到北方中原地区。
==历史==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方的江西、福建、广东、 [[ 广西 ]] [[ 云南 ]] 出现了一种很有特色的陶器。这种 [[ 陶器 ]] 烧制坚硬,犹如 [[ 瓷器 ]] ,故名硬陶。陶器表面拍印一些方格纹、圆圈纹、曲折纹等几何形纹饰。由于它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因此人们把出有这种陶器的古代文化称为印纹陶文化。它的延续时间也很长,一直到商周时期的遗址还有发现,而且流传到北方 [[ 中原地区 ]]
殷商时期,北方出现了 [[ 青铜文化 ]] ,而浙江却出现了印纹陶文化。这是生活在浙江的越人与自然界斗争的一种伟大创举,也是立足浙江 [[ 资源 ]] ,因地制宜的一种创造。商周时,浙江的上虞出现了中国迄今最早的专烧印纹硬陶的 [[ 石窑 ]] 。而于1956年发现的萧山茅湾里印纹陶窑址<ref>[http://www.zhxww.net/zhnews400/zh1/zhejiangnews/201901/20190115095615.htm 萧山一片菜地里找到的碎片竟是中国瓷器的鼻祖],镇海新闻网,2019-1-15 </ref>,则是保存较完整的 [[ 春秋战国 ]] 时代的一处典型的印纹陶窑址。该窑址存有大量陶瓷碎片及烧坏变形的完整陶器,表纹饰有米字纹、方格纹等,并且表里均涂有一层青色的薄釉,有的则胎质坚硬密实,易吸水分,器底壁厚,器身单薄,外表素面,里面有 [[ 螺旋纹 ]] 。可见,当时制陶 [[ 工业 ]] 的水平已有非常大的提高。
==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印纹陶是比较特殊的一种陶瓷,除了 [[ 制作工艺 ]] 有别于一般的陶器,重要的一点是,印纹陶中的印纹硬陶是陶与瓷的联结点,或者说是印纹硬陶孕育了今后的瓷器。
在商周时期,南方居民在烧制印纹硬陶的同时发明了 [[ 原始 ]][[ 青瓷]]<ref>[http://www.cssn.cn/kgx/kgdt/201612/t20161201_3298546.shtml 解读印纹硬陶的前世今生 国内外相关专家齐聚萧山研讨交流],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12-1</ref>,其后,陶与瓷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序列,各自发展,但相互影响,如 [[商朝| ]][[周朝| ]] 原始青瓷除了 [[ 原料 ]] 比硬陶有所调整、外表上了 [[ ]] ,其他的成型工艺,包括烧制都是一样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陶与瓷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
==参考文献==
112,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