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黔剧

增加 4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黔剧'''(读音:qiánjù)是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演变发展而成的,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18/09/9090133_293647975.shtml 黔剧] , 360个人图书馆 2013-06-18 </ref>
黔剧是在 [[ 贵州 ]] 扬琴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革,并从贵州地方其它戏曲剧种以及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逐渐发展而成的。
2008年6月7日,[[贵州]]省黔剧团申报的"黔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的前身是[[贵州]]扬琴。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坐唱的说唱艺术。清嘉庆年间,贵筑县的颜词徽,清[[道光]]五年(1825)兴义的[[张国华]]等人,曾在诗文中提到贵阳有扬琴的活动。今人俞百巍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历史"(《关于贵州弹词和文琴戏》)。[[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扬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丝弦等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光绪]]九年(1833),[[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三人在贵阳建立扬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开演唱。之后,黔西于[[光绪]]十一年成立"文音俱乐社",织金于光绪十五年成立"庭院乐府",安顺于光绪十六成立 "相悦茶社",毕节于[[宣统]]三年(1911)成立"同乡娱乐会",1921年前后,[[遵义]]、安顺、盘县、铜仁、[[都匀]]、兴义、安龙、独山、[[大方]]、贞丰等地相继出现了扬琴班社。经过多年的演唱实践,贵州扬琴逐渐成熟定型。据《[[贵州弹词汇编]]》记载,最早的贵州扬琴唱本是《二度梅》,于光绪十十六年由王石青编次。
1950年,大定(今大方)县的扬琴艺人为配合"清匪反霸"运动,用贵州扬琴的曲调为秦腔剧本《穷人恨》配曲,用当地方言演出,开创了黔剧的先声。此剧用扬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调子,传达悲喜的剧情,歌曲台词通俗易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1952年秋,黔西县扬琴艺人 [[ 徐有三 ]] 、封炳坤、 [[ 李绍芝 ]] 、魏利亨等,将婺剧剧本《百日缘》配以贵州扬琴唱腔,用当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剧、川剧的表演、锣鼓,演出获得成功,并取名为文琴戏。尔后,徐有三又将贵州扬琴的传统曲目《搬窑》整理改编成文琴戏排练,在该县武神庙为第一次区乡干部会演出,熟悉的乡音土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次演出被黔剧界认为是黔剧的诞生。
1954年春,黔西县成立了业余文琴剧团。为建立文琴戏的观众基础,该团在以后的两年中,到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乡镇演出,受到普遍欢迎。随后,该团又到临近的金沙、织金两县演出,为观众喜闻乐见,并激起两县扬琴艺人的仿效。
1960年,贵州省黔剧团、[[遵义]]专区黔剧团和毕节专区黔剧团,联合排练了《[[半把剪刀]]》、《团圆之后》、《[[珍珠塔]]》、《双玉蝉》等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并创作演出了《山高水长》、《[[人民办案]]》等现代戏。1965年9月,贵州省黔剧团的《山高水长》,遵义专区黔剧团的《[[考幺女]]》,毕节专区黔剧团的《把关》、《开锁》等剧,均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汇演。
 
[[黔西]]县是黔剧的发源地。黔剧的前身系曲艺形式的琴书,又称弹词和扬琴调,黔剧被文艺界认定为地方新剧种之前,称之为“文琴戏”。尽管黔剧已风雨兼程走过50多个春秋,但在其发源地黔西县仍被称之为“文琴戏”。“黔剧原非社戏;文琴本是乡音”,这是挂在黔西武庙正门上的一副对联,它道出了黔西人对“文琴戏”的钟爱程度。
==艺术特点==
15,650
次編輯